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1.
如今的社会新闻涵概很宽泛,基于人与人之间一般社会关系而被人们乐于传播和议论的新闻都可看作是社会新闻。如男女关系、家庭关系、权益关系、血缘关系、侵权与维权、伤害与被伤害等等,其特质是社会关联性广泛。  相似文献   
12.
周斌 《文化市场》2007,(1):27-27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是欧美文化的产物。对于中国来说.电影则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生命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吹指浸染,可谓.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借鉴了欧美电影的经验和成果。这种情况在前.期尤为显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礼俗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进行全面综合论述的文章。通过对"礼的种类"、"礼的起源"、"礼之实"、"礼与仪"、"礼与俗"等题目,从形式到内容,从表象到实质进行考察和探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礼是以仁义为内容的社会规范,是调剂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形式。它所具有的熏陶作用是其他形式的社会规范所不能替代的。当前,报上登载某些地区或学校的青年学生为立志而举办"成年"礼仪。这就给社会提出一个课题:如何使传统的礼仪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闫德亮 《寻根》2008,(4):20-26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因血缘关系组成不同的氏族与部落。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这些各自独立的部族如百川归海般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异口同声地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又称自己为华夏民族。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相似文献   
15.
来新夏 《寻根》2007,(6):126-127
家谱为表谱之一种,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与族人事迹之编纂体裁。肇端于远古,甲骨、金文已见其雏形;商周以还,官私撰述,为数不少。太史公撰《史记》即参考春秋之前大量谱牒,故其《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惜多已亡佚难求。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F0002-F0002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与你有着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就不在了。所以,孩子们啊!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别让父母总是为你们操心。父母不需要你挣多少钱,但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牵挂。  相似文献   
17.
盛越 《兰台内外》2005,(1):62-63
“王道思想”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家族本位主义的化,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道德化。在封建社会里,家长、族长、国君掌握生杀予夺之权,他们以为用一整套伦理原则,又加上个人的道德威望,就可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约束百姓。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沿着孔孟通过“心性”建立“王道、仁政”理性基础的方向,往前跨进。它所说的“修齐治平”,“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一切都放在个人修身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说"孝"     
黄圣平 《寻根》2002,(1):4-10
“孝”之为伦理要求与规范,在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一直到现在,其力量都十分强大。现实中,常能见到“孝”之感人场面,但也时不时发现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困惑。对能够从学术上作出各种证但本文力图撇开此路,贴接切入“孝”之精神与内“孝”,当然明与解释,近现实,直容。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与文化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从人们对“大学是什么”的追问和深思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最早系统阐述大学观的是英国著名神学家、教育家纽曼(J.H.C.Newman),他认为“大学就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