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阅读的主要任务,主要解决的是  相似文献   
12.
一、以表达本位来教,如何解读这篇课文?1.从表达本位角度解读课文中的语文表达本位不等于只教表达,更不是拿阅读课来教写作,而是以特殊的思维方式来教语文,即以为什么的思维来看课文是什么。《圆明园的毁灭》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专题为民族精神和  相似文献   
13.
孟老师和余老师关于《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点共同之处:一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如,对关键词"废墟震撼感动诠释"的理解,对人物最后姿势描写的句子的理解和感悟。二是注意体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在阅读中揣摩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带有奇葩、骚扰、夯实、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等词语的句子。2.通过小组合作,概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体会两处民居鲜明的特色及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在两篇短文的比照中体  相似文献   
15.
序列式略谈     
赵超 《学语文》2013,(2):63-63
序列式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同类事象的一种表达方法。很多事象都有其一定的顺序,表达时往往需要将这些顺序按照某种规律排列出来,用以表达事物的广泛性、连续性或完整性等,其表达效果常常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17.
汉语中的“用”字,有多种意义。同学们在用英语表达“用”时,一定要弄懂它的准确含义,不要一见“用”,就用“use”。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来。下面我对“用”的表达法作一归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春燕 《快乐阅读》2011,(27):83-83
很多学生在平时已积累了不少的作文素材,练笔文章也写了不少,然而一到真枪实战时还是会没有章法,写不出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的高分作文来。作文的语言是文章的肌肤,语言贵在修辞。一、妙用"比喻"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细节是指文本中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说: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语文教师要进行正确、合理的文本解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潜心于文本细节,反复咀嚼文字,品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0.
萧爱玲 《辅导员》2011,(33):36-37
高年段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已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却发现他们选材范围窄,不懂布局谋篇,表达方法未能灵活运用,口头式、流水式还存在,有真切之感却无法用手中的笔抒怀。叶圣陶说过:"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与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如何进一步培养高年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要想尽办法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