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918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324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8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陈志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67-69,75
湘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血脉,造就了湘西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剧烈变动中,执意寻找失去的“淳朴型范”和“不羁”的性格,在其一系列作品中,通过活生生的湘西人的具体描写,生动地展示出湘西人率真淳朴的人性和生性不羁的性格,具有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2.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人的自由本性以感性的和谐形式在有关教育的协调活动中的显现与确证,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社会性、自由创造性、和谐有序性、情感愉悦性、功利实用性,是客观性(审美价值的共同本性)和辩证性(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特殊本性)的统一,表现形态是和谐有序、个性化、公正平等、高效、超越。  相似文献   
103.
人性理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与前提。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提出了存养心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等道德修养方法,这些修养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与养成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5.
梁实秋在散文创作中终身信奉古典主义文学主张,表现为汲取儒家思想积极、合理的因素,认同传统文学观,注重艺术形式,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提倡理性与传统美德,反对艺术与社会分离,以追求严肃的人生关怀。其所信奉的古典主义基本上分为3个方面:传统至上观、人性论(含理性观、道德观)、文学严肃观。  相似文献   
106.
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多少带上一些人性矛盾.《复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从人性冲突到道德永恒的人格心理变化历程,显示了一种不能实现的人道主义新宗教。  相似文献   
107.
带着原始的蛮力和人的魔性,繁漪那己遭扼制的激情被又一次唤醒.那颗超乎承载力的心灵,在戏剧意象所蕴含的“人的生存困境“中,最终走向“最残酷的爱最不忍的恨“.心高情炽成乘戾,爱恨交织走极端.闪电霹雳中,烛照着一个美丽、痛苦的悲剧灵魂.  相似文献   
108.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笔下的沃斯,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弱点与冲突,是一个善恶并存、动态发展的人。沃斯探险的失败是其人性冲突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沃斯重新认识自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沃斯矛盾冲突的人性背后,是现代人面对生存困境信仰缺乏的真实反映,也是怀特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9.
人性假定是研究法及法现象的人性基础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而人性善恶观又是法的人性假定的主要内容。中西法律传统中法理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有差异,同时中西法律传统中对人性善恶的假定中又存在某些相似或共同之处,所以从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法律传统的影响出发,可以发现和认识中西法律传统的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110.
“义“是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墨子思想体系中的“十论“都是围绕“义“展开的,而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有其理论依据一一天志,又有其现实依据--人性.本文将对这一依据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