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925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325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8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章以漫谈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进入学批评,强调“心灵视野”对学研究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学艺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的小说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人们对他作品不断的研究引起了经久不衰的"福斯特热".福斯特不仅以其小说的独特艺术特色而著称,而且还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而蜚声世界文坛.<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所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3.
《聊斋志异》描绘了一个个花妖狐魅、人鬼神魔之间的故事,塑造出大量的鬼狐形象,创造出新奇、灵异的仙怪世界,是古典灵异小说的典型,也是现代灵异小说的优秀范本.从作者蒲松龄笔下,我们认识到其在鬼狐世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极为丰富,折射出很多现实中的善美与丑陋,并给予人很多的反思.本文主要是通过从不同的方面对鬼的形象进行剖析,进而来揭示人性.  相似文献   
154.
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莽丛中>是最有争议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由砍柴人、行脚僧、捕手、多襄丸、真砂及附体于巫婆身上的武宏等七人的证言构成.七人的证言使得杀人事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这也是众多名家争论与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对于事实真相不作任何猜测,而是通过多襄丸、真砂及武宏这三个当事人的证言来探讨各自证言下所隐藏的自私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5.
华章麻辣汤     
《华章》2011,(7):2-3
尕人尕语: 1 上帝总是出各种难题来考验人性,他始终不遗余力的告诉人类一个道理,有时候仁慈地对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84名乘客的生死表决》  相似文献   
156.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本文认为,腐败的人性基础是性恶论,但在腐败的预防上又要借鉴性善论,既要从制度体制上预防腐败,又要运用教育感化的手段预防腐败.腐败产生的社会原因主要有权力寻租、价值冲突、权威失落和角色失调.  相似文献   
157.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经典范例。全文短小精悍,结构紧密,寓意深刻,每个词、每句话都在为文章的效果服务,展现了爱伦.坡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小说用精彩的语言对白和对环境氛围的描写,透析人性的阴暗,表现外在世界的恐怖,也探寻人心内在的恐怖。  相似文献   
158.
长期以来,身体异化为精神的工具和奴隶,几乎完全受意识观念的支配和统治。主要原因:一是精神的独裁导致精神和肉体、理念和身体的分离,乃至虚假主体和概念人格的形成。二是人类对理性的智慧和能力估计过高,对身体的潜能和整体作用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依据当代流行的身体一元论和新尼采主义,只有解放身体,解构虚假主体,把身体放在现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切行为实践的最高位置,倡导和实施"体美智"三统一的教育实践和实用论的身体教育学及生命美学,方能真正消除身体异化,复归本真人性。  相似文献   
159.
段丽斌 《海外英语》2011,(6):1-2,17
该文审视了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通过分析小说中Allworthy先生对汤姆·琼斯态度的转变过程,探讨Allworthy先生性格中体现出的人性的弱点,该文对Allworthy先生道德典范的地位提出质疑,并指出汤姆·琼斯和索非亚·韦斯特恩是新一代的道德典范。  相似文献   
160.
在当代教育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儒家思想以刚健有为、注重主体精神的"有为"理念成为进德、修身、立业和积极入世的弘道,而以老子"无为而治"为代表的道家学理却往往被看作消极遁世、封闭落后的学识而予以否定.实际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理念涵化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注重客观、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道家与儒家"有为"政治一起"相异相济、殊途同归",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两大基本派别和中华文明的慧命哲学,对当代教育亦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