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特级教师葛银铨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了新颖独特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变读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葛老师换了一种方式让学生实践语言。演绎出了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72.
一双双小手和在泥巴里,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逐一在小手中诞生,唯独一个孩子在用泥巴认真地仿制各种机器模型,这个孩子叫詹天佑。长大后,他挑起了中国铁路工程发展的大梁,他在列强横行的中华大地上架起了民族的钢铁龙骨。今年,正值詹天佑诞辰150周年,人们再次追忆起这位铁路巨人的丰功伟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詹天佑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相似文献   
73.
陈俊竹 《阅读》2014,(48):13-14
<正>"劳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表明大量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经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关于写人的课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有:《郑成功》、《船长》、《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詹天佑》等。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找准表达的切入点,适时安排训练。下面,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住片段练观察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想解决学生写人  相似文献   
74.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其实施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因此,大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整体阅读、基本训练从整体阅读教材入手,训练学生找人物的活动线索,寻找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课文的写作意图,做好信息输入,使学生对文章塑造的形象、表达的中心获取真切的感受。如,教学《詹天佑》,我在指导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以此唤起学生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75.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76.
《北京档案》2012,(9):58
1909年9月24日,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并于同年10月2日通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工程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7.
校长风采     
《江西教育》2012,(29):50
江西省婺源县詹天佑小学校长——金春来简介1972年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91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被评为上饶市校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以及婺源县优秀校长、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8.
王庆欣 《江西教育》2012,(14):15-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了,在课程新理念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定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讲为主的现象.教师拽着学生学,“霸道十足”地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实践、体验、探究、讨论的机会,依然以灌输为主,追求应试成绩的急功近利意识还相当强烈.  相似文献   
79.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几位老师同时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都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创设情境,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引读赛读,适度拓展……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这部分内容时,教者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由于运用的教学手段不同,方法各异,取得的效果大相径庭,引起了笔者对学生参与有效性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