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篇
教育   53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黛玉进贾府》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基于此,本课教学设计引入评点式读书法,师生同评王熙凤出场时的笑,之后自由点评.生评,师评,名家评,步步高升.评点中形成板书,连缀成对联,概括王熙凤形象.让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培养质疑精神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72.
对于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研究, 或侧重于对其评点源流的探寻, 或关注作者在评点中表现的文学观念, 评论者总会不自觉地以严格的文学批评或文学创作为标准来要求或评判小说评点, 这样的评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忽略了明清小说评点的本真状态。本文希望通过对评点的叙事学分析, 并引入西方新批评来展开平行讨论, 以此观照小说评点的独特形态并尝试解读评点家们的“文心”。  相似文献   
73.
“心”的概念在金圣叹评点理论框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评点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发的欲望,极其重视内心的表达,呈现出浓郁的自我色彩。  相似文献   
74.
李贽是晚明思想界和文学界的杰出人物,但前人评价其地位,似稍涉不足,本文从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入手尤其是对文学名著评点等方面,探讨了李贽的突出贡献,对李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5.
谭献(1832——1901),字仲修,号复堂,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后劲,是近代词坛上的一大宗师。他曾选清人词为《箧中词》,此选因选目精审,评语富有见地,而被当时的学者奉为圭臬。后又审定由唐至明之词为《复堂词录>。他为了教徐珂学词,将周济《词辨》里的词首首评点,“以示矩范,”这就是后人所说的  相似文献   
76.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叛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针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77.
78.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形态,而小说评点中蕴涵的理论思想是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部分。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体现的思想、形成的体例、创设的文法及别具一格的评点风格都对有清一代的评点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这是正确评价金圣叹小说评点行为和深入阐释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必要前提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9.
对于集中精力只写历史小说甚至只是晚清历史小说之事,唐先生自己也有很精彩的论述,他说:"所谓现实其实是历史的延续,今天的现实是明天的历史。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很有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80.
我愿……——读《绒毛小熊——我的童年伴侣》 诗歌让我回到了无忧无虑的梦幻童年:我曾经是超人,我曾经是青蛙王子,我曾经是战斗机……童年真让我怀念!我想做一把没有钥匙的锁,把童年的回忆永远锁住。——潘嘉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