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老爸,那些破烂公司的待遇实在太差了,试用期月薪才900元,而且周日只休息半天,这哪是在招聘大学生?我宁可烂在家里,也不让他们奴役。”2006年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杨明洪回到家就将厚厚的简历胡乱塞到床底下,然后懒散地伏在客厅的沙发上向父亲杨才干抱怨。从7月初走出校门至今,快四个月了,杨明洪依然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42.
43.
试用期是职场的特殊时期。大多数职场新人都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但也有少数运气不佳着,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测,因而面临着“炒鱿鱼”、卷铺盖走人的窘境。那么,怎样才能安然度过试用期呢?希望下面的小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4.
案例一:武汉某高校2006届毕业生小黄应聘深圳某银行,经过四轮面试,最后和同校其他9位同学入围,但该银行并没有和黄某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而是要求他们于春节后到深圳实习一个月,期满后才可能签订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面对一个月的实习要求等不稳定因素,小黄一筹莫展。案例二:高校毕业生小高在招聘会上与广州某负责展览事务的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公司要求小高将就业协议书寄给单位,同时要求小高春节后到单位实习,实习期工资为1500元,期满后签订就业协议书。因没有该单位的任何接收依据,小高心里有点不安,而同时另外一家待遇稍差…  相似文献   
45.
东东 《西北职教》2005,(5):39-39
在用人单位和劳动双方的关系中,试用期是个矛盾比较多的环节。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对用人单位最感到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的人在试用期内说走就走,这不但浪费了时间和费用,而且有时很被动。对被录用来说,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随便设置试用期以及用试用期的名义随便炒鱿鱼。  相似文献   
46.
47.
试用期,这是每个人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也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尽快适应,成功跨过试用期这道门槛,成为职场新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也许能让早已是职场"老马"的你,重温当年那初来乍到的苦涩;又或让同是新人的你,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8.
《教育与职业》2003,(16):41-41
不少公司在招聘新的员工时会安排试用期,在试用期中就会发生很多问题,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作了一些自以为很巧妙的安排,却因为不熟悉劳动法最终得不偿失。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说:我们试用期内不交社保,等到你试用期过后再帮你补交。实践中,员工因为处于应聘的状态,通常不可能对社会保险这个相对而言不大的问题提出异议。于是企业在试用期内就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了。如果试用期过后员工继续工作那还好,社会保险既然补上也不会产生什么争议。假使企业在试用期内因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9.
试用期,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这是每个人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也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如何适应并成功跨过试用期这道门槛?这是值得我们的职校生朋友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几个小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马晓华 《学子》2003,(6):4-6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67万,增幅高达30%。仅北京地区就有11万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空前加大。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阴霾笼罩着全国。招聘会停开,出国留学受阻!2003届的大学毕业生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