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230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49篇
  2013年   1445篇
  2012年   1966篇
  2011年   2486篇
  2010年   1881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1917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王宇红 《广西教育》2014,(14):33-34
以开发漓江诗词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为例,阐述开发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8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正渐渐成为教研的一个热门课题。设置情境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商、情商,而且是一种好的教学佐料,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83.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活动教学"的思想再一次进入课堂教学领域。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并发展语文活动课体系,成为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实施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84.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事物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发展现状进行改革,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语文教学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行,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应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应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自身理想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现自身的价值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较尴尬,日益边缘化,甚至面临被取消的危险,所以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5.
林丽洪 《新教师》2020,(2):29-30
语文课堂是一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教师可以将与语文课程相关的传统元素融合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一、知晓传统,丰富语文课堂。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就被列入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足见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相似文献   
8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其他学科跟母语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渗透或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何做到让其他学科知识助力高中语文教学呢?笔者结合实例,试陈管见。  相似文献   
87.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88.
孙芬 《现代语文》2014,(9):91-92
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审美教育专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由此可知要实施全面的教育,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塑造人格、完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扬同志称:“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现代化教育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  相似文献   
89.
刘华 《现代语文》2014,(8):106-108
在素质教育蓬勃葱郁的今天,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是一股澎湃的大潮,一道飞扬的风景。两者“牵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造成闪耀学生“眼球”的心理效应,包括观者眼里的“热火朝天”,而是通过“声色光影”的融融氛围,涌起学生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本源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0.
《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引导;学生在对文本展开自我思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感受和感悟。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