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8585篇
科学研究   2391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427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108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1009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61.
语音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就目前语音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2.
华丽和朴实是一组相对应的语言表现风格.华丽这种语言风格,在主音、词汇、句式、辞格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声音和谐悦耳、词语艳丽绚烂、句式变幻多姿、辞格华美奇巧.  相似文献   
163.
近年来,作为受体的金属卟啉在主客体化学领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本文综述了金属卟啉和金属双卟啉在手性分子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4.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语气教学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领域,而理解运用语气的能力不仅是留学生语感能力的直接表现,而且也是留学生对汉语语言及其化内涵认同程度的表现。从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看,汉语教材对语气训练内容的编排没有整体的系统性、阶段性和连贯性,主要附着在语法项目上提到一点儿语气问题,缺乏目的性和明晰的注释说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遇到的语气问题给予简单的讲解,训练方法也仅凭留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感知,很少从语音层面给予说明;在理论上,还没有从认知心理角度突出语气在言语行为中的人际功能。因此,如何借鉴有关语气理论,系统地安排对外语气教学的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语气理解运用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5.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166.
JOJO 《中学生电脑》2005,(6):16-16
新浪UC2005Ⅱ即将发布!几经周折,终于弄到UC2005Ⅱ内部测试版本,把其中的精彩分享给大家,看看这只漂亮的五彩鸽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相似文献   
167.
张琦 《考试周刊》2007,(36):53-54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英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好语音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词汇、语法,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增强交际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英语语音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此,笔者谨提出自己关于如何抓好语音教学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强 《早期教育》2003,(5):10-11
一、第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1967年,冷尼伯格(Lenneberg)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第一语言的习得能力受到神经系统成熟的影响,有一个关键期,只有在18个月后青春期前激活有关语言学习的神经机制,儿童才能成功地习得第一语言。冷尼伯格提出关键期理论的  相似文献   
169.
170.
助听器--这个原来在人们脑海中仅仅和一台微型收音机差不多的东西,近几年来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代助听器已不再是过去声音扩大器的代名词,它是集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听力学技术、仿生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