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645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957篇
  2012年   1269篇
  2011年   1522篇
  2010年   1237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图书馆论坛》2006,26(2):F0002-F0002
为进一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丰富监区文化.促进服刑人员改过自新.广东省立中山国书馆在广东省监狱建成了25个“求知图新”读书基地.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到全省所有监狱。  相似文献   
72.
从今年开始到“十一五”期末,每年将有上千种农民“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无偿送到3万至5万个村委会,5年内全国将有1/3以上的村委会建立起农村图书室,亿万农民将共同分享公共文化利益。这是记者4月17日从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的“第四期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73.
鲍红 《出版参考》2006,(4S):11-11
本刊讯 电视读书节目处境艰难,一是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低,二是经营问题一直难以突破。  相似文献   
74.
司徒文 《出版参考》2006,(6S):9-9,10
今年是第11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从规格、规模和参与度各方面都超过了往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运动将世界读书日推向了高潮。2006“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本刊特约有关人员对这次活动的前后作一记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5.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6S):I0007-I0007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7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2):15-15
四川大学图书馆江安分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江安校区中心地带,建筑面积25300平方米,由加拿大方舟设计公司设计师阿穆莱德先生设计,其外形呈火炬状。整个建筑气派大方,内部读书环境舒适美观,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77.
徐雁 《中国编辑》2006,(6):82-84
提出编辑要“观书”,而不能只“读书”,是出于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因为务实,所以才向天天活跃在图书市场经济中的职业编辑们,提出“观书”的建议,而不是“读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马相伯     
教育家马相伯,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先生。他于1840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一个天主教家庭。8岁入塾读书,先学天主教经典,后学儒家书籍,但他喜欢探询天象奥秘。11岁进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获得文科奖赏、圣学奖赏、西文奖赏等。  相似文献   
79.
易象,字梅丞,号梅园,又号梅僧。1881年5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花果园易家老屋的一个穷苦农民家。父亲易道生和母亲蒋氏以种田、织绢为生,却很看重读书,自幼聪敏的易象从4岁起开始了读书生活。17岁时,他进入长沙南城书院(即后来的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攻读经书。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在北京爆发,常“愤国事不振,众生不平”的易象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很深,发誓以英勇就义的湘人谭嗣同为楷模,矢志救国救民。1904年,他在妻子陈氏生下长女易漱瑜的第二年,被补廪为“进学”,开始讲学于南湘。1906年初,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林伯渠被同盟会总部派到长沙举办振楚学堂,兼在西路公学任职。这两家学堂都是革命党人用以掩护地下活动的机关。这一时期,易象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林伯渠。1907年,湖南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赴东北组建同盟会辽东支部.策划武装起义,易象便与林伯渠等一同前往。辛亥革命期间,易象曾写过一首壮志凌云的诗:  相似文献   
80.
孙猛 《中国索引》2006,4(2):19-22
宋代晁公武的《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