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开篇诗句般的题记给人以美感,只是选材方面就有些缺少新意,文中的对话也太过老套,但能紧扣文章“读懂”的主题。语言方面不错,优美含蓄,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底。  相似文献   
102.
杨小兰  肖猷莉  尹忠文 《少年读者》2009,(7):40-44,22,32,51
这只鹦鹉长得娇俏,动作轻盈。它黄绿色的身子很小巧,头上一双黑汪汪、圆溜溜的眼睛,一张弯弯的小尖嘴,样子真好看。平常它总喜欢抓着细细的栏杆给你翻跟斗,一个一个地翻,就像小绒球围着栏杆不停地转,非常轻巧、灵活。  相似文献   
103.
杨阳  王志德  王勇 《新闻实践》2010,(1):F0003-F0003
山东诸城104岁的曹大乔、曹小乔,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当姐妹相聚的时候,子孙们总是辨认不出自己的“老祖宗”是哪一位,而只有姐妹俩才能彼此读懂“你眼中我的沧桑”。  相似文献   
104.
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教材只是为教师的情境创设提供一个范例,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应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鲜活灵动的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5.
教学《惟一的听众》一文,采用了"读中品,读中悟"的教学设计,预设了三次"读":一读,读懂老人;二读,读懂作者;三读,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06.
新教师要走出"教课文"的误区,贵在练就深厚的"读"功,只有努力在读出文体、读出主旨、读懂词语上下足功夫,才能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保障。  相似文献   
107.
《考试周刊》2018,(81):42-43
古典诗词由于其语言拥有晦涩难懂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其必须经过特殊的解读方式。当前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古诗词方面,对文本似懂非懂或不知如何解读。根据高中古诗词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现状,笔者选择文本细读为突破口,尝试推行了表格式助读法作为高中古诗词文本细读鉴赏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希望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8.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它是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给学生提供宽广的思维空间,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尽情地绽放,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9.
漫步在小路上,火红的枫叶落了一地,铺成红地毯,我不由得想起那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观园里如水的女子含泪葬花的画面仿佛浮现在眼前,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0.
吴惠琴 《教师》2020,(9):25-26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目前教育部门正逐步增加教材中古诗文的篇数,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重视。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建立起课内古诗文教学与课外古诗文学习的桥梁,通过对比式教学来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同类型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文章分享了在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三步"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