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82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825篇
教育   144230篇
科学研究   8473篇
各国文化   90篇
体育   2002篇
综合类   2763篇
文化理论   577篇
信息传播   4164篇
  2024年   677篇
  2023年   2821篇
  2022年   1767篇
  2021年   3471篇
  2020年   4175篇
  2019年   5404篇
  2018年   2730篇
  2017年   5153篇
  2016年   6712篇
  2015年   9052篇
  2014年   18910篇
  2013年   14215篇
  2012年   14674篇
  2011年   16221篇
  2010年   12591篇
  2009年   9831篇
  2008年   10073篇
  2007年   6869篇
  2006年   4136篇
  2005年   3950篇
  2004年   2557篇
  2003年   1828篇
  2002年   1497篇
  2001年   1265篇
  2000年   1014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设计精当、发人深省、恰到好处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2.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思想,教学反息的对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等问题,以及对学生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长久乃至终生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应该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即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3.
学校的发展主要在于文化的全息发展。学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根据文化形态学的观点,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核心文化、制度中介文化和物态外显文化三个层次。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于心态文化建设——团队精神的打造和凝聚制度文化建设——人与人;人与事各种关系的和谐;物态文化建设——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和谐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三个层面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全息的学校文化场。通过对这个全息文化场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人、生成人、发展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4.
冷眼看课堂     
回顾新课改以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课堂中呈现出的那些“迷人景观”,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可透过“浮华”窥其背后,审视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却潜藏着不少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的东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站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最前沿,我们应该,也最有资格站出来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105.
关注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催生下的一道亮丽的课堂新景观。然而,面对生成,我们老师的认识程度和处理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对生成分热衷与宠幸,不加辨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有的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来的思路教学。这种热处理或冷处理,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本文失落或主体失衡,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罗令 《时代教育》2009,(11):207-207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探索和形成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研究、探索过程的助手、参谋、顾问、向导,在指导督促、检测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而言,教师的学法指导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0.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一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凤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