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98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家公权不得处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双方地位不平等,这两点作为我国行政诉讼法不确立调解程序的理由并不充分。域外行政纠纷诉讼和解和诉讼外调解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确立提供了样本。原告被告的利益契合,单一司法判决程序的局限,避免因非正常撤诉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表明行政诉讼调解具有正当性基础,我国应建立行政诉讼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10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当事人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诚意,通过摆明事实,交换意见,取得  相似文献   
103.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曾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然而在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法院调解中出现一些问题,调解制度本身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及审判体制的高效运转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已成为法律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本就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04.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行政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改革。虽然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法的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行政诉讼法在实体法上却否定调解原则的适用。正确认识和适用行政诉讼中的调解,有利于协调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矛盾,有利于法院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也有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职工教育》2006,(3):F0002-F0002
南京供电公司工会成立于1949年12月。截止2005年底,公司工会现有会员8587名,有34个基层工会、556个工会小组,42名工会干部。公司工会委员会下设女职工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等六个委员会,以及书画、摄影、文学、钓鱼、集邮、球类和老年体协等七个文体协会。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探讨了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工作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如何完善申诉制度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愈发不相适应了.因而引起我们对法院调解制度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主要是从审判与调解之间存在的矛盾、调解功能扩张的原因以及法院调解改革的思路等三个方面对该制度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8.
语调是口头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说话人感情和情绪的一种表达,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英语语调,将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杨晓峰 《金秋科苑》2010,(21):108-108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调解结案案件大量涌进执行程序,进一步加重“执行难”,应通过具体对策解决这一问题:正确认识调解和判决关系,建立调后释疑、督促履行制度,建立财产中报制度和债务履行担保制度,完善执行制裁措施体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审执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悔错字”文书是贵州地方大型档案资料清水江文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记载农林业生产、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纠纷调解,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量遗存于清水江流域。通过整理与分析“悔错字”文书,文章着重对这一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纠纷的调解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调解林业纠纷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平安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