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2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英吉 《阅读》2011,(11):50
  相似文献   
82.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的有关判断天气变化的藏族谚语,并以现代的气象科学理论论证了这些谚语的科学性,认为把谚语与现代的预报方法和工具相结合,会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3.
朱朝春 《知识窗》2011,(4X):65-65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翻译谚语,从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入手,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如历史演变、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巧妙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释意法等,详细地分析比较汉英谚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84.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谚语的功能和意义,并有意识地收集谚语。然而随着近代理性主义的兴起,谚语传统一度受到忽视,不仅"谚语"(proverb)一词的语义缩减,谚语的语境范围也从广阔的生活世界退守至狭隘的文学与民俗学研究。近年来谚语研究出现新的进展,谚语中包含的博物学思想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拟从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编写的《英语谚语集》入手,在博物学语境下探讨谚语中展现的生活世界,剖析谚语与博物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反映出象似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句法层面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象似性在英语谚语句法结构中的表现,主要为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非对称象似性等方面。探讨英语谚语中的象似性能够提供一个研究谚语的新视角,丰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象似性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句法层面,而应该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6.
谚语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短小题材,其包含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谚语所反映出的自然风貌、乡土习俗、神话传说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壮汉谚语的比较,来探索谚语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8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和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谚语、成语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饮食穿戴、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俄罗斯民族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俄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其中含有大量的谚语、成语。从文化角度对俄语谚语成语的汉译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类语言要素的理解和认知,对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8.
马言马语     
我骑.故我在。——匿名亲密、友谊、感情:养马就要做到这些。——伯特兰·雷克莱马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古阿拉伯谚语给我看看你的马.我就知道你是谁。——古英语谚语狗仰视人类.猫蔑视人类。而谦良的马平视人类。  相似文献   
89.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傣泰民族谚语文化意蕴深远的传统生态伦理观。傣泰民族生态伦理观体现了朴素与深刻的统一,生活格调与教化色彩的统一,传统情感与现代意识的统一。傣泰民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伦理价值体系,以敬畏神圣的自然为思想内核,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为价值评判,以善待自然万物为行为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定位。傣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体系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镜像,简言之,语言和文化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象征系统。而方言作为语言中的活化石,其中的方言谚语是民间口语中的精品,被誉为民间文化的大百科全书。一般说来,方言谚语是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为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及生产经验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短语句式,自始至终都凝结着创造和使用地区的文化特征。文章以高淳方言谚语为材料,以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为指导,通过分析高淳方言谚语细致阐述当地独特的农耕文化与节候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