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1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周丹 《文化学刊》2008,(6):185-188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镜像折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被称为跨文化交际。但"跨文化交际经常会出现障碍,归结起来,原因或是语言方面的,或是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992.
张岚 《科教文汇》2010,(8):82-83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其形式固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等特定的修辞功能,使话语更具有表现力。因此,了解熟语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3.
浅谈英汉谚语衍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科教文汇》2010,(20):64-65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习语谚语,作为语言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折射出一种语言所代表的地域风貌特性、历史习俗传统、民族心理意识和文化形成过程等一系列因素。英汉谚语的差异现象正体现了东西方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4.
牟海涛 《科教文汇》2010,(31):133-133,163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富含哲理,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试以日语谚语(以下简称为日谚)中所使用的词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抽样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文化视角考察日谚中词汇表达的倾向,进而探究日谚中所蕴含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995.
贾凤伦 《科教文汇》2010,(28):137-138
成语谚语是一国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谚语用字精练、含义深刻,是人们生活、劳动、智慧的反映。在日语里,除了借用的汉语成语谚语外,日本人自己还创造了大量的成语谚语。由于这部分成语谚语的喻体和典故出处与汉语不同,翻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本文就这一类成语谚语的典故、出处、喻义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6.
贾凤伦 《科教文汇》2010,(29):144-145
众所周知,成语谚语在任何一国语言中,都是结构简洁、用词精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语言单位。日语也不例外,也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尽管不少成语谚语是在同中国人民悠久友好交流中学到的,但也有许多成语谚语是日本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自己创造的。同样,这些日语成语谚语也有它的出处或典故。  相似文献   
997.
成语、谚语、歇后语是相声中运用最多的熟语成分,在相声的运用中有三个特点:(1)利用语境造成庄谐反差;(2)高频率地重叠使用增强谐趣效果;(3)正用歪用结合。它们又都有其个性特点,歇后语的幽默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维吾尔谚语的内容的分析,考察了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的特点,意在探求研究民族文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如何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趣味,融入知识与趣味、知识与情感能力于一体,使其成为所有学生的英语天堂?本文从直观教具,英语谚语、俗语,历史故事,节日起源,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正随着课改的推进,布置作业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很多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批"即标记正确"√"或错误"×"。据报道,在新学期刚开始,闸北区一学校教导处就公布了一个新举措:教师在批改课堂作业时,用"○"替代"×",代表作业的错误。该校教导处领导给出了如是解释:"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柔和一点,尽量选择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学校制定这个规定,希望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方式,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