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695篇
科学研究   35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差、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等。经过近5年的扶贫开发,总体上已实现脱贫。解决贫困问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资源,选好项目,整体推进等。  相似文献   
32.
我国高校中资助工作不断深化,促使高校中贫困学生诚信问题开始受到关注,针对新资助体系发展环境的分析,贫困学生诚信意识需要加强培养,不断提升诚信意识十分必要。结合我国现阶段贫困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角度出发,基于此形成的有关诚信大学生意识培养的正确路径问题,其中关键是应当明确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借助精细化管理方式,则可以有助于实现此项建设。  相似文献   
33.
34.
加大三峡"班班通"、三峡烛光行动、三峡励志班、三峡奖学计划等三峡教育帮扶4个项目的实施力度,"四位一体"持续发力,助力凉山州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春回大地,索玛花开。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四川省凉山州目前还面临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要啃下"最硬的骨头",就要有攻克贫穷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35.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贫困生人数也不断地增加,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问题,在经济以及物质方面给予了帮助,但是却对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关心不够。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这些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的学生陷入了再度"心理贫困"的僵局。对此,我们应该完善贫困生助学制度,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培养贫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只有将物质经济帮助与精神心灵慰藉相结合,才能保障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36.
37.
8月份,甘肃康乐县一家6口死亡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些媒体发表评论认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完全是由于家庭关系造成的,但也有一些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贫困是导致人间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讨论表面看起来热闹,但由于违背了法治的一般原则,把刑事犯罪案件归咎于社会和家庭,没有看到行为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38.
39.
贫困农民培训旨在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但实践中的培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贫困农民培训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使贫困农民真正脱贫,值得思考。回顾上世纪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活动,同样以贫困农民为主要对象,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今天的贫困农民培训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定县实验,给我们今天的贫困农民培训实践方向以启发:争取散在资源,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夯实调研基础,确保培训有的放矢;兼顾生存技能培训与发展性教育,志在"真"脱贫;活化培训方式,力争构造培训合力。  相似文献   
40.
所谓心理“贫困”,指的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系列不良个性特征、负性情绪及行为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因经济贫困而感到自卑,敏感多疑、好掩饰;比一般学生更多地为学业与前途焦虑,过分担忧与压抑,常感到悲观和迷惘,易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