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22254篇
科学研究   1088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646篇
综合类   919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2255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835篇
  2014年   1943篇
  2013年   1425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986篇
  2010年   1826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2262篇
  2007年   1807篇
  2006年   1402篇
  2005年   1327篇
  2004年   1222篇
  2003年   1130篇
  2002年   1110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592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彑勹巾彑勹巾火]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观标与调标     
东北鱼人 《垂钓》2006,6(1):49-51
观标与调标好像是联系不太紧密的两个问题,其实,观标的好坏与调标的状态有直接的关系。调标后的钓组状态。直接影响着鱼咬钩的方式,反映在标上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动作。要说明这一联系,就要结合实际,观标解读浮标的语言,首先要把最主要的因素,鱼一并加以考虑;调标要考虑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鱼的品种,二是钓法和气候因素。这里我们就从对观标、调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方面人手,说一下观标与调标。  相似文献   
73.
本文认为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强身健体作用的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观脱胎于重视体育人文教化作用的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并与之并驾齐驱,20世纪加年代开始出现二者融合的趋势,新体育课程观应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观。其理念对促进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4.
文章收集了国内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中涉及参与观与获胜观的文献,利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与综合法,综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观与获胜观。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体视角而言,它的价值取向应是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75.
五四新文学的先驱们,是一批幸运的人。他们的幸运,就在于历史为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可重复的客观环境,而且是一个极为有利于人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的一端,是旧的皇权势力已威风扫地,“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的混乱政局,又天然地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但旧的文化传统及教育格局仍完好地留存着。另一端是,长期闭锁的国门已被西方势力强行冲开,出国留学,接受西方文化,已不是天方夜谭似的憧憬,而是可以实现的理想,在这一端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76.
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中国历代的书厄观纷繁复杂,文章从这些经纬交织的书厄观中揭示了其宣传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四个特征,从不同侧面揭示中国藏书文化的丰富内涵及藏书事业发展的曲折经历。  相似文献   
77.
也谈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效应问题杨垣国目前理论界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对人的价值观都会产生双重效应,即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进而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等腐败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这和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值得榷商,而且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8.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自由观经历了从本体论的自由观向认识论的自由观的演变过程,对此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并强调萨特的自由观最终未能给人们指出一条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79.
曾峥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1):62-63,80
从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全面育人”观和“道德教育”观入手,分别揭示素质教育命题的提出、内涵的界定与核心的确立。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