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02篇
科学研究   13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80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诗人之 ,盛誉洪州地势之雄、人物之盛、秋景之丽、名阁之壮 ,不仅在记实 ,而更在借机抒写郁于胸中的浩然气概。社会情景与自然之景、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交响和谐而成一幅气韵生动的绝妙音画。写景状物 ,叙事述愫 ,深得曲致之美 ;视角转换 ,体物情深 ,极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妙趣。壮阔的气象 ,深远的意境 ,激扬的情感和沉雄的潜词感人至深 ,使读者在对历史和世事的反思中领悟人世沧桑和人生甘苦 ,于视听交感中提升人格境界 ,于雄快豁达之中欣得深远跌宕之神  相似文献   
42.
关于汉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但均未切中要害。通过考察比较发现,汉代散体大和纵横家散在创作动机、叙述角度、结构布局及其思想倾向、体特点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极大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笔认为先秦纵横家散才是汉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43.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最基本的诗歌观念。毛泽东认为“诗要用形象思维”,而“比”、“兴”与“”则是形象思维最主要的表达形式,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摆正了新诗和旧诗的地位和关系,把“五四”以来新旧两种诗体从历史性的对立引向了现实的协调发展,对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讨论了与Riesz引理有关的两个问题。其一是给出反例说明在一般范线性空间的情形,Riesz引理的结论不能进一步改进;其二是得到在有限维真闭子空间或Hilbent空间中的真闭于空间的条件下可得到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曹植的《洛神》在基本内容、写作手法上与宋玉的《神女》一脉相承。两篇作品都既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互相倾慕,也刻画了神女与曹植在关键时刻主动逃离欢情时的不同心态,心态的不同折射出了宋玉与曹植创作心理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隐痛。神女对楚襄王的亲近与逃避是宋玉作为封建正直文人对君主的人身依附与渴望人格独立矛盾心理的反映,而曹植的“以礼自持”则是他对曹丕政治迫害的疑惧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南朝与晚唐这两个时期的辞作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自南朝而至晚唐时期辞发展的轨迹,并论述了这一阶段的辞在文学诸因素相互融合中的新变。  相似文献   
47.
戴震是清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考据学大师。探讨、评价戴震的学术造诣,无疑是当前文化史、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四个部分,从分析、评介戴震的名篇名著、别本初稿、未刊本、单篇文章入手,阐述《戴震全集》的学术价值。作者认为,根据具体作品分析评介,最能避免凿空立论之弊。  相似文献   
48.
《长门》、《自悼》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顾炎武、何焯认为《长门》非司马相如所作,但仅就《长门》序文之纰谬而言之。从作正文加以考察,亦可发现《长门》乃托名司马相如而作。《长门》是后世宫怨文学的发端,而《自悼》却正是宫怨体的滥觞,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9.
移动应用程序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渠道。尽管APP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也出现了不少绩效较低的现象:互联网创业夭折、成交转化率低下、APP卸载率较高等等。研究APP的绩效问题有助于发现影响APP绩效的关键因素,帮助企业找到提高APP绩效的新方法。本文从服务主导逻辑出发,识别出了影响APP绩效的两大关键策略--用户能和服务创新,论述了这两大策略对APP收入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使用自然观察法跟踪和分析中国(N=200)和美国(N=206)两个样本中的APP个体,发现两个样本产生出来的结果较为一致:APP若选择予用户更多的权力,让用户主导平台的价值创造活动,那么它的收入绩效往往比较好;企业如果较为注重服务创新,持续地为APP开发出新特征或新服务,APP的收入绩效一般较好。本研究也可以给APP企业带来实践上的启示:首先,企业应分析APP的定位和作用;其次,企业应重视用户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还要意识到用户不仅仅是APP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还是生产者和价值创造者;再次,企业应按照APP的定位,再决定是否将价值创造的主导权予广大用户;最后,企业应当重视APP的服务创新,持续地推出新功能和新特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易用的服务。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