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02篇
科学研究   13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80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陈琦 《当代传播》2020,(2):103-106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的广泛使用,使自拍社交成为网络时代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之一。在印象管理的心理驱动下,人们通过美颜自拍进行"容颜意",并从他人对美颜自拍的评价中获取自我认知,从而增强自我认同。然而,人们从美颜自拍的评价和反馈中所获得的自我认同,实际上是和真实的自我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符号的偏移因此形成,这也导致了身份误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2.
《登徒子好色》是宋玉早期的作品。此采用符号化隐喻和象征的策略,把对礼的宣扬和文学审美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欲"与"礼"关系的认识。中,东邻之女代表着人的自然原欲,是色欲的符号;"墙"则是礼的符号、礼的隐喻,代表着"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与限制;而登徒子、宋玉、章华大夫三人,则构成了礼秩序中的欲与礼冲突的三个层面,分别代表了世俗社会对礼的三种观念。  相似文献   
53.
智媒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运用为可视化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的可视化报道在叙事呈现、数据使用、渠道整合、人才储备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可视化报道应从数据能、互动场景、增强情感、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呈现方式,拓宽报道视野,增强报道深度,体现媒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4.
“两会大家谈”节目创新编排,注重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拓展新领域、布局新赛道,搭建融媒直播间和元宇宙演播室,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主题+创意+技术+艺术”的有机统一;打好融合“组合拳”,上下联合、区域联动、纵横联通,全景式、立体化、多角度报道全国两会盛况。  相似文献   
55.
高丹  何琳 《图书馆论坛》2023,(9):107-119
探索数智能视域下的数字人文研究,可为“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的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聚焦“数据基础”“技术支持”“应用场景”等3个维度,在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体系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人文学科的应用场景与转型。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助推了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现代转型。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学术研究的独创性与技术手段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需求与实际使用程度之间的矛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6.
目前有关用户健康能的研究多以从用户自身特质及外部因素对其能的影响探究为主,知识服务作为能用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却鲜有研究提及。文章旨在构建基于用户健康能的健康领域知识服务模式,以期通过健康领域知识服务模式的改进,增强健康领域知识服务予用户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参与健康问题决策的能力。首先,在梳理用户健康能和健康领域知识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面向用户健康能的知识服务目标;其次,刻画了用户的健康知识需求会随检索进程的推进而发生变化的现实情况;接着,提出了能够满足用户健康知识需求变化的知识提供模型,并给出了基于知识服务的用户健康能机制;最后,给出了用户表达知识需求与知识资源的匹配流程,并构建了面向用户健康能的健康领域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历来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陶渊明作此的背景来看,历来饱受争议的《闲情》一,是陶渊明为追悼亡妻所作。这与陶渊明诗文总体上呈现的理想化倾向相统一。  相似文献   
58.
唐代镜赋论     
创作繁荣,近些年来,对唐的研究渐渐升温,但对器用物品入的现象较少关注。唐代镜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主旨取向、艺术手法都有开拓和进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唐代镜的主旨主要为:赞颂君主之仁德;歌颂君子之美德;抒发家"自我"之情思。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为:风格的雅正;"体物"的回归;视野的阔大;对比烘托的手法、双起双收的结构。儒家视镜为正德修身的象征,道家视镜为"道"的体现者,道教更视镜为神异的宝器,镜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观念、社会风俗及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59.
从物我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考察,《文选.》"物色"类所录作品与先唐其他物色的艺术结构类型大体有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和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两种。《文选.》"物色"类所录作品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部分先唐物色以对象的空间布局来结构全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言,以对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篇的物色,缺乏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并不是成功的作品;而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物色,则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文选.》"物色"类所录全为以主观意绪结构全篇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萧统不一般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60.
能一词越来越热,"家长式"管理模式逐渐退出舞台,人们更期待的是管理者懂得能,员工愿意自我能,这种形式在管理体制中备受欢迎,也是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究的领域,尤其在企业中更为推崇。在此基础上,这种管理体制可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目前教育管理能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更值得教育管理者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