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杜长明 《考试周刊》2011,(21):198-19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因时而进,近年来"赏识教育"风靡全国。赏识教育被当作是人性化、人文化素质教育的好理念,是实现自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工程。正因如此,"赏识教育"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无论是著名教育家还是普通教师,都在热议着"赏识教育"对这项庞大的"百年育人工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关于人才问题,张之洞有相当系统的论说。他主张通过听言、观行两种方式辨识人才;他认为必须不拘一格、破格选才;他强调人才的使用必须是人才的特点与需要解决问题相结合;他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刺激人才,为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环境。总之,他的用人艺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53.
《管子.七臣七主》篇提出了任势守数,审法令固;国库枯竭,君权衰微;主好本则民垦地,主好货则人贾市;时有春秋,物有轻重;确立法度,节俭财用;春无杀伐,夏无遏水;矩正求方,绳信求直的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审核财政、巩固法令、调控国库、重视生产、调整市场、共同繁荣、抓住机遇、发掘潜力、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坚持原则、维护公平。  相似文献   
54.
道德功能的发挥需要动力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道德状况决定了社会赏罚具有特殊的意义,赏罚机制与其它调控形式共同作用,对于转型时期道德秩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
嵇珺 《家庭教育》2007,(7X):6-15
赞赏的蜜语是幼儿的心灵鸡汤,但一味地赞赏,是否会让孩子听不了批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总是打骂孩子,又怕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这赞赏和惩罚的天平,究竟该如何平衡?我们的父母,又该如何把握赞赏和惩罚的尺度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以下的篇章,共同探讨教育过程中的赏罚问题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市场经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中国农村,造成了农村道德控制的软弱和道德作用的乏力,道德赏罚———这一在农村道德建设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道德调控手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运用经济、制度、舆论等方式加强道德赏罚,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予以奖赏、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才能在农村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树立起道德的权威,促进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57.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社会问题和社会成就是同一社会事务的两极状况。一个国家,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问题,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差;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成就,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好。社会学没有"社会成就"的范畴,它关于社会问题的成因有多种理论解释,但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反,社会成就的取得,就是因为具有高效的社会制度。既然如此,不论是想获得社会成就,还是想解决社会问题,都只能从社会制度入手。在某个社会事务上,若想取得社会成就,就要设法创造出新的比自己过去或其他国家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若想解决社会问题,就要设法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8.
陈金芳 《教学随笔》2014,(6):162-163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学生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我们总是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改掉学生的坏习惯。本文作者就是从课前问好充满正能量、逐步要求持续正能量、恰当赏罚操纵正能量这三个方面激发大脑正能量,让学生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培养良好习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9.
论赵国的军事赏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是战国时代的重要特征,军事赏罚制度也应运而生。考诸史实,发现赵国的军事赏罚制度已相当严整完备。以赏、军功爵制和官职升迁为特征的军事奖赏制度以及以斩、免、随坐、鞭、收家、废等为形式的军事刑罚制度相辅而行,互为补充。军事刑罚使人产生畏刑心理,官爵奖赏则是刺激因素。如果赏罚制度执行得当,无疑会激发将士的积极性。而赵国的统治者最终恰恰失败在“赏罚不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