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树理是一个被政治化改塑了的启蒙主义,他的启蒙思想深受五四学作品的影响,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后来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他对自己的启蒙角色不断地进行了政治改塑。“问题小说”是他的启蒙立场经由政治化改塑后在学创作上的产物。他对启蒙立场的坚守和对政治需要的迁就,最终造成了他创作上乃至人生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82.
文章借符号矩阵理论切入《锻炼锻炼》,找寻作品在人物关系、语言及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症候,进一步追问作家何以放弃单纯透明的艺术风格,而转向与作家一贯倡导的为农民写、让农民看得懂的写作动机相左的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83.
赵树理小说中的老槐树是贫穷农民聚集地的象征,而贫穷农民这样一个复杂群体所呈现出的国民劣根性是令人担忧的。赵树理选取小视角来反映大社会,折射出"思想启蒙"对群众和基层民主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4.
张学义 《出版广角》2013,(18):90-91
读《年记》,分明能感受到一丁先生的某种睿智,能感受到赵树理人生的起伏和轨迹,能品味让人饶有兴味历史的细节。由一丁先生编著,国际交流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赵树理年记》(以下称《年记》),虽然洋洋洒洒20万字,但读起来并不很费劲。一丁先生是快80岁的老人。他长期致力于长治地区的赵树理研究事业,主持着《赵树理研究》内部刊物的编发工作,操持着组稿编辑并出版"赵树理研  相似文献   
85.
鲁迅和赵树理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领军人物,但二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都扮演了克里斯玛的形象。鲁迅是创世性的文化英雄,使得陷入困境的文化重新恢复了活力和创造性;赵树理是道德恒守者,弥合了传统美德和现代美德之间的罅隙。这种差异是源自于二人写作重心的差异,鲁迅坚持作者重心型写作,赵树理则恪守读者重心型写作。  相似文献   
86.
《三里湾》是赵树理为了相应上级号召,配合农村互助合作工作的开展、扩大而创作出的作品,为响应这一主题,《三里湾》中的风景也呈现出独特的姿态。这些风景蕴含了大量的政治隐喻,作为权力象征的旗杆院,作为社会主义风景展现的"三张画",还有始终在场的劳动者——人。这些风景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者对时代的认知和自身的倾向,从这一立场,能进一步挖掘出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7.
赵树理以其卓然不群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立于20世纪中叶的中国文坛。赵树理的人格美体现在他乐观、清醒、勇于创新的思想上;倔强、执著的追求,正直、无私的人品上;弘扬真善美,一生为农民代言的情操上。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从层次论及"十七年"复杂"赵树理现象"背后的隐秘.赵树理由解放区文艺方向性的人物,到解放后的褒贬不一,大起大落,再到"文革"时被诬为"黑标兵",这样一个历史地位的沉浮,问题的症结在于赵树理"十七年"文学思想与主流政治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今天,无论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看,赵树理都彰显出他过人的胆识、勇气和才华.  相似文献   
89.
20世纪50和60年代,随着新的经济组织与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建立,国家伦理与乡村社会建立在宗族和血亲基础上的生存规则、交往方式等既有伦理秩序发生了冲突。因此,《锻炼锻炼》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言说,也不止于显形上选取主流立场,隐形上表现民间立场的立场指认,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的现代性以强力进入乡村世界后,国家伦理、政治伦理与乡村血亲伦理、宗法伦理的剧烈冲突,以及国家伦理话语对民间伦理话语的战胜。  相似文献   
90.
张森 《语文知识》2000,(4):20-21
巧用旧瓶装新酒,体现着一种智慧,一种创造,能令人耳目一新。它常常被用来制造幽默与笑料。请看下面这些文人的幽默。有一次,90多岁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赴友人宴会,佳肴摆满餐桌之后,人们请老寿星举箸,可这位牙齿几乎脱落殆尽的老寿星却连连摆手,说:“你们先吃罢,我是个无齿(耻)之徒,对付不了这些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