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604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图书馆学应用研究中的超越用户需求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图书馆学应用研究的实质,认为注重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捕捉用户需求 动态过程、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学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将用户需求的意识形态划分为 三个区域进行分析,探讨超越用户需求策略的内涵;论述实现超越用户需求策略三个步骤 的有效措施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纠正障碍马匹前肢技术错误及后肢与背部技术错误,对马匹训练调教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03.
《今日教育》2007,(6S):34-35
重庆直辖10周年.正是铁路中学迅猛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铁路中学经历着自我挑战、自我更新与自我超越。学校最本质的变化就是管理者和教师教育观念上的变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人培养成人.教育是让人获得心灵的自由舒展.最具人文气息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4.
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塑造人的文化理念并使人立足于社会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须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既要立足于生命,又须传递超越于生命的永恒精神.构建和谐真实的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语文课堂才符合时代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有效”已成为当今小语界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词。怎样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应是所有语文仁人志士共同探讨和追寻的。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单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意义的积极生产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的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6.
灵异的狐和虚妄的鬼都是超越于现实之外的概念,这种概念的产生时间,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断言,但是可以说,伴随着先民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和解释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概念就在酝酿和发展;当人们发现,这种超越现实的概念能对人类自身的一些行为产生正面或反面的制约作用的时候,人类就开始自觉地运用这些概念的威慑力,来戒止某些行为,  相似文献   
107.
关于教育产业问题的大讨论虽然已经取得不少的成果,但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对教育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逻辑关系仍缺乏足够的共识,以致于出现混淆和偏差。本文在已有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对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考察教育产业的概念内涵,并指出人们在使用“教育产业”概念时所具有的两个层面的含义,着重区分了教育产业和教育领域中的产业二者之间的异同;最后本文对目前关于教育属性问题的一种新的看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超越教育属性论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8.
由于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隐匿性等特征,给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境和挑战,如何超越困境和应对挑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网络社会自身的特质,要超越困境,就必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109.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借鉴最多的当属<隋史遗文>.褚人获移植、借用了<隋史遗文>中的大量情节,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创作观念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重新编排,有的照抄,有的借用,"阙略者补之,零星者删之",从而使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部与同类题材小说风格迥异的新作.褚人获的工作是一种"缀集"、整合,同时也是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10.
留心何其芳、丁玲等投奔者们进入解放区后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普遍存在一种深深的罪感。本文关注的不是诸作家艺术成就的高低得失,而是从他们的创作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获取一种包含着自我呼唤在内的启示意义,了解他们共同完成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从悲观主义向乐观主义转变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