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陈碧园 《考试周刊》2010,(39):239-240
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和政论家,同时也是英国诗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人物之一,而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撰文反对被教会神圣化的英国传统婚姻的某些法律和道德基础。他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挑战世俗,虽收效甚微,但激发了人民对婚姻(家庭)自由的思考。他为离婚所作的辩护是他作为人文主义者重视个人天性感受、强调现世幸福的体现,是构成他自由观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按照经典的经济学分类标准,不但无法推演出"义务教育是公共物品"的结论,而且错构了义务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关系,动摇了人们对教育的公共性立场.对教育公共性特征的阐释,只能依据其教育学属性.作为传播公共精神、服务公共利益的公共教育,内在地具有公共性特征.公共性是教育的不变属性,实施义务教育的时限具有历史选择性.  相似文献   
93.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任何阶段都充斥着反驳。科学的反驳活动,不仅体现在对新提出的各种试探性的理论或假说的批判性考察过程中,也体现在对旧理论的挑战过程中。科学家对某个理论的"成功"反驳有3种方法:"逻辑的方法"——揭示被反驳的理论包含潜在的逻辑矛盾;"实证的方法"——构建某个特定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被反驳的理论所预言的结果相矛盾;"权威的方法"——揭示被反驳的理论与业已得到辩护(或"证明")的理论相矛盾。3种反驳的效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4.
95.
温明登(Jacques van Minden).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食品专家组组长(1987)、法国对外贸易顾问(1989)、法国驻柬埔寨专员(1990)、法国国民议会中国问题报告人(1997)、法中友好协会会长(1997)、中国政府外聘专家(2002)等.  相似文献   
96.
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体面辩护士,文化帝国主义虚虚实实,难以为人把握。在描绘其众生相,分析其为后殖民时代辩护的理由、目的、方式的基础上,就如何养成民族文化安全和自主意识提出些许尚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97.
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律师法》。修改后的《律师法》进一步保障了律师的权益,它增加的新规定有: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将不需要司法机关批准,会见过程不受监听,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
哈克在《演绎的辩护》(1976)一文中指出,演绎辩护将面对一个与归纳辩护类似的二难困境:我们不能对之提供归纳辩护,这样的辩护太弱了;我们也不能对之提供演绎辩护,这样的辩护将是循环的。本文指出,哈克原来的证明存在严重疏漏。是不能成立的;但她在论文中表达的思想是重要的,本文为之构造了一个新证明,并阐发了这个证明的认识论意蕴:通过其所含逻辑常项的解释。逻辑系统与关于日常语言和思雏实践的经验发生十分间接的联系;除了逻辑系统(在技术上)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外,还有一个它(在认识论上)是否正确或适当的问题。即逻辑系统内的形式论证是否充分、适当地刻画了逻辑系统外的非形式论证;不存在对演绎和逻辑系统的绝对辩护,只存在对它们的相对辩护;逻辑在原则上是可修正的。  相似文献   
99.
认知渗透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认知有时会反过来影响知觉。认知渗透会给信念的形成引入循环结构。这决定了被渗透的知觉经验是不能辩护信念的。因此,任何会做出认知提升预测的知觉辩护理论都是有问题的。独断论会做出认知提升的预测,它是有问题的。独断论要摆脱困境,要么就找到一个击败者,要么就给出一个说明以使得认知提升的预测变得合理。但这两种方式都是行不通的。认知渗透带来的挑战也适用于其他知觉辩护理论,并且,这种挑战可以一般化到超出认知提升的预测的情形,因而对知觉辩护理论构成了普遍威胁。一个知觉辩护理论要能应对认知渗透所带来的挑战,就需要对知觉经验的起因给出限制性说明。  相似文献   
100.
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写道:"在我们的时代,政治演说和写作其实是对无可辩护之物的辩护,大量的行话已经使人们无法触及事实……像民主这样一个词,不仅没有公认的定义,而且任何想作出一个定义的尝试都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可以普遍感受到的是,当我们称一个国家是民主的,我们仅仅是在夸张地赞扬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