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历来学者在研究宋诗过程中,虽已注意到宋诗在发展中有着古体、近体消长融合的一面,但一直却没有专门的论述.本文从古、近体诗歌的界定及其不同的美学特色入手,分析北宋诗歌在发展和创作中形成的古、近体之争的源起.  相似文献   
22.
运用穷尽式系联方法,归纳出刘长卿诗歌用韵系统:近体诗阴声韵、阳声韵共22部;古体诗阴阳声韵共18部,入声韵7部。并将刘诗用韵与相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相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诗人用韵进行比较,进而探讨刘诗用韵的特异之处及其与通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李国辉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1):53-55,65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友工在《中国律诗美学》一文中提出了“镜像”效果说,这对于重新理解传统的近体诗声律,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西方批评式解释,因而对于美国当代的汉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但是高友工发现了一面镜子,却没有找出是谁放置了这面镜子,所以“镜像”论并没有揭示出声律的本质特性。中国的声律实际上体现了道的演化,它表现了律诗平仄的内在运动。  相似文献   
24.
钟嵘《诗品》将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置于中品,且在序中攻击沈约颇为自负的声律学说,引起后世争议。通过对沈约及其声律学说的探讨,指出"四声八病"说虽然在草创之初不免有繁琐而多拘忌的毛病,但却是魏晋以降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跟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沈约声律论为后来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实属诗歌艺术规律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诗歌审美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在从古体诗向格律诗演进的过程中,沈约实有开拓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25.
张九龄近体诗的用韵,可以分为22个韵部。支与脂之分韵;另外,受方言的影响,鱼虞模合韵,押支韵诗中偶见佳韵和齐韵字。  相似文献   
26.
浅谈近体诗     
诗是文学殿堂最闪亮的皇冠,诗是一个民族文学最高成就的体现.中国诗歌历经了教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精深的文化.在此,笔者愿将自己数年来创作近体诗的经验和对中国近体诗的思考略作总结,望能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7.
近体诗讲格律,古今音变使得部分格律句在今天读来好像"不合格律"。以杨亿《泪二首》为例,有好像"不合格律"之处。从文献来看,不存在问题,从音韵研究,发现"令"字在古代有平仄两读。以另外一些材料为旁证,也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在研究古代有格律的文章时,需要注意部分汉字的古今音变情况。本文对汉字的注音用了汉语拼音、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不加括号,国际音标加方括号,标调用四角标圈法。一、问  相似文献   
28.
在形式美上,唐代开国一百余年,人们还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寻求更加符合内容表达需要的诗歌形式,这种探索着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对近体诗形式的最终确定,二是古体诗体形式的发展,它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体现了规范美和开创美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李白在继承前人诗歌形式美成就的基础上,热情地探索与表现内容相符的形式,尤其是在古体诗体格,形式的发展方向对唐诗形式的开创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学习近体诗,认识格律是关键,但一般读者由于缺乏必要的音韵学知识,对掌握近体诗的格律感到困难。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分析了一般读者掌握近体诗格律感到困难的原因所在,并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0.
韦庄诗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韵材料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依据。本以韦庄诗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古体和近体,列出韵谱,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归纳它们的韵部系统,并与《广韵》独用、同用例进行对比,进而揭示晚唐五代语音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