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6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认为研究生国际合作学位项目按学位授予方式可相对分为单学位项目、双学位项目、联合学位项目以及连读性学位项目四类,指出不同类型项目在管理和运行、培养体系以及质量保障和认证等维度上存在的差别,提出发展国际合作学位项目亟须解决观念认识、法律政策、项目认证、质量保障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南省安化县界牌村话的音系、单字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描写.界牌话的连读变调一般是后字变调,前字不变调,并通过语音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3.
曹敏 《考试周刊》2009,(30):102-103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r/音特另q引人注意。学生很难发准它的单音;不仅如此,与r相关的连读和它在英美音中的区别也比较难掌握。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对/r/的发音进行阐述,期待能对语音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4.
日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武汉大学每年将从招收的1500个博士研究生计划中,拿出600个名额用于硕博连读,保证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武汉大学硕博连读采取的是“1+4”的方案,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必须学习的公共课在一年之内全部学完,英语、政治只上一次,剩余四年时间一心一意做研究。  相似文献   
85.
清苑方言在语音层面上有种种不同的表现,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两字组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变调分“非叠字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和“叠字后字轻声词语的连读变调”两类,且表现出不同的语音特点。变调的原因归结为三:不同声调的字在归属上落后于普通话的演变,方言中仍然保留有古音的痕迹;与调值的中和有关;“强势声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英语语音中的连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的连读现象经常出现在英语母语人士的讲话中,其间因语速的加快而产生相邻音的音变,掌握这一音变规律,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一方面又可以正确地连读。全文归纳了当前主要的一些音变规律,以便在语音教学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这一常被忽略的语音知识。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词,即“本硕连读”。望文生义,本硕连读就是读完大学本科直接读研究生。更科学的解释应该是高校为优秀生制定的本科、硕士打通培养的计划方案和制度。各个高校有不同的操作办法,一部分高校在高招录取时就亮出了“本硕连读”和“本硕连读基地班”的牌子,规定某些专业学生读完本科可以一步到位再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还有一些高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对个别专业的新生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硕连读班。此外有的高校虽没有本硕连读班,但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保送部分优秀生直接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88.
连读、吞音、不发音、变音等问题不仅对俄语的口语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俄语的听力也有重大影响。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仍需深入,这对革新重视读写能力而轻视听说能力的中国传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9.
藁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和北京话差别不大,尤其是韵母系统与北京话大致相同,但声母、声调、连读变调方面特点比较明显。弄清藁城方言的这些语音特点对于当地的普通话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广东省五华客家话的连读音变主要表现为同化现象,而其中大部分是顺同化。本文对五华客家话中带有较强规律性的顺同化现象作了初步的描写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