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105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信息社会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把世界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患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上也游离着许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思想的信息,由于认识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学生对其中的不良内容缺乏辨别的能力,容易遭受毒害。针对当前网络文化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德育工作者应直面网络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变量,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 ,对于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战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强化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抓起 ,从而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好火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要坚持…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荣同志由两则自己的生活体验片断发散开来,联想到体验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体验将传统的说教灌输变成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变成无形的激励与自觉的行动。学生唯有在情境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真实的感受和经历才会作为经验的一部分永久保留,从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建构,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在无声中走向深刻,走向无痕境界。文章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归具体,博大精深的思维与流畅紧凑的语言浑然天成精品佳作。让我们一起品味吧!  相似文献   
17.
<正>1.德育目标旨向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性发展。人的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道德意义上的完整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人的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当下学校德育要求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整合性发展,即要全面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使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和谐全面地发  相似文献   
18.
话题1如何理解"教育公平"?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一个最大成就就是解决了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国人对教育,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评价,质疑的声音并没有随着这样巨大成就的到来而减弱。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择校热"的问题,包括学区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就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对  相似文献   
19.
高梅 《考试周刊》2011,(29):228-228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些人可能对他人或某些事物形成敌对的态度,表现为攻击性的行为;而大多数人则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友好态度,表现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行为,后一种行为便是通常所说的亲社会行为。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忽视。但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真正关注同情、分享、助人一类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罗强 《辅导员》2014,(12):36-38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道德在人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德育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