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39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尤凤伟的长篇小说《泥鳅》用带有鲁迅色彩的叙述手法和细腻的白描笔触,以及和于连等人物形象一脉相承的性格塑造,将都市民工的命运与挣扎完整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视人们的现代都市镜像,并由此镜像带来小说视角等一系列创作方法的变化,是《泥鳅》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
华裔小说家汤亭亭在她第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女勇士》的开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无名女子”的故事,这一形象一直被评论界看作是“弱女子”的典型悲剧形象,与后来的“花木兰”以及“我”形成对比。运用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分析其在文本及华裔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中所产生的镜像作用,使我们从这面“无名女子”之镜中看到华裔真正形象,从而完成华裔身份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93.
教育不同于人类生理极限的体育竞技,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素质提升,以达到解放思想,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教育的任务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显,使他们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如何实施这种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有时用故事进行教育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而又能奏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4.
方英敏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27-29,33
思维局限与思想困境桴鼓相应的关联,在庄子寻觅物性理想的过程中又一次得以验证。试图通过保持和守护物性自然,并以之为基础去追寻人类诗意的栖居之域是庄子的物性理想。但是庄子这一深邃的终极思路,由于他在处理人与物关系上的自然思维局限,使得他在自己的地平线上画地为牢。对于现代思想来说,只有从庄子的自然思维中走出来,才能使得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的现实。  相似文献   
95.
张华 《教学与管理》2003,27(2):71-74
本文试从西方后结构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入手对舒婷的早期代表作《致橡树》进行文本重读,对诗人在文本中的话语进行历史的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舒婷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西方女性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女性的自我发展历史做以综合关照,并对《致橡树》的自身的文学价值提出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96.
女性意识的彰显与淡化、张扬与超越是当下女性诗歌写作中存在的一个二律悖反而殊途同归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矛盾中共同推动女性诗歌的发展.在女性"自我"镜像的建构与解构的互动中,女性诗歌建构着更加合理和谐的、与男性真正平等对话的女性话语方式和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97.
根据平面几何哈伯尼定理,在点球模型中找到球的等效电荷,再由平面镜成像和两球电场,处理板球击穿电压问题。  相似文献   
98.
1936年9月,《西风》在上海创刊,该月刊以“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为宗旨。其中,译述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文章在《西风》中占比较多。这些文章以西方人的视角,从民俗风物、历史变革、文化信仰、社会现状等各个角度对现代中国进行了详细描写。一方面,西方人在书写中国的同时,实现了对他们自身文化的再认同,而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特性亦使他们看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东方方案。另一方面,西方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亦为国人自我观照提供了全新的镜像视角。《西风》译述文显示了该杂志的文化选择和建设现代文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99.
100.
当前聚焦女性生活与女性成长的影视作品蓬勃发展,《俗女养成记》抛弃常规“大女主”式的“爽剧”模式,以第一人称的回溯视角,讲述从小镇走来的“大龄北漂女”陈嘉玲在出走与归来中不断认识自我的成长史。散文化的镜像结构在讲述女性琐碎生活的外表下,包裹着现代女性自我认知、价值认同的深刻议题;“她者”的出走故事,探讨对现代女性自我身份的追问,而温情的回归之旅充盈着对重构自我的思索,在“她者”与自我的对话中,让我们看到现代独立女性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