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4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微机辅助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CAI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形成对物体清晰的表象,掌握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一、动中比较,观察特征计算机图形功能是计算机主要特征之一。利用电教媒体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变化过程再现于课堂,通过线段组合、分离,把抽象的平面和空间概念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认识长方体特征,可先在微机画面上显示一个旋转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当长方体固定后,按顺序分别闪烁相交于一点的长、宽、…  相似文献   
92.
1.分8个小组(每小组5人)汇报第二单元所学内容。(小组中一人发言,其余4人听并作记录,轮流汇报)  相似文献   
93.
<正>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画一个假设图形,假设它的各个部分都满足题目条件,也许是迈出解题的重要一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人们通常采用  相似文献   
94.
题目 在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相似文献   
95.
长方体的认识”概念抽象,知识点多。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设疑激趣、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改变偏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发现数学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王力月老师设计执教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9—20页“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下面介绍课堂教学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97.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如何渗透合作学习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这节课可以从三个环节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带来的物体先按小组集中起来,再分类。大组交流:你们是怎么分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有的学生按物体的材料分  相似文献   
98.
一、问题的提出 上午第一节数学课,张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手拿一张正方形白纸,问道:“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呢?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的大呢?”  相似文献   
99.
“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册的一节内容,它作为立体图形的一节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以后教学的。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认识立方体图形已经有了方法上的基础。基于此,我以实物为探究素材,通过三个层面的活动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00.
见到一则数学教学片段,很有感触. 课堂的教学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 "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这几句话学生早已烂熟于心,但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更说不上真正的理解--然而这恰恰是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