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捣衣诗是闺怨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那月下捣衣的凄凉哀怨的砧杵之声,是古代文学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捣衣诗的原型意象始于汉代班婕妤的<捣素赋>,她的这篇工于体物言情的小赋,直接开创了捣衣一类题材的创作.而在文学的发展流变中,以<捣素赋>为原型意象的捣衣诗也在经历着由艳丽而到逐渐切近现实人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正一般而言,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但对高考试题中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复习,应放眼诗境,将思想内容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联系起来,就诗论诗,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领悟高考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归纳如下:一、一别音讯两茫茫——赠友送别首先,抓文题中的送、赠、别等词,了解古人折柳、吟唱、饮酒等饯行习俗,积累柳、霜林、船、车马、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意象。其次,掌握借景抒情、衬托等表达技巧,来领悟作者的离情别恨、激励劝勉等情思。  相似文献   
43.
我国古代诗坛上的闺怨诗就如诗中那一个个多情哀怨的女子一样让人怜爱、让人回昧。诗中的闺妇或是寂寞怀春的少女,或是饱受离别相思之苦的少妇,或是被无情的丈夫抛弃的弃妇。诗歌一般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展现女子们在特定生活境遇下复杂的情感世界。每当读其诗,总能见其人,总能被其哀怨的情感触动和震撼。下面就来剖析一下永远让人追忆的闺妇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44.
刘士杰 《学语文》2003,(6):33-33
在唐诗中 ,有不少闺怨诗。闺怨诗写的是闺中怨妇。怨妇怨的是与夫婿分离。这些与妻子别离的夫婿主要有两类人 ,一为征夫 ,一为商人。唐代边境多事 ,常与“突厥”等外族征战 ,战时出征 ,平时戍边 ,都需要征调大批兵士征夫。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怨妇征夫 ,反映在诗中就是闺怨诗。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候。”又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另外 ,唐代经济繁荣 ,商业已很发达 ,丝绸之路正是在那时开辟的。除与中亚各国交易外 ,国内也…  相似文献   
45.
与西方文学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明显的重情倾向。但由于受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生命体验方式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在无形之中被导入了一种以悲情为主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抒写悲情的文学主题——叹逝。大致说来,它又可分为悲秋、闺怨、功业与身世之叹,以及怀古伤今等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46.
正读懂诗意,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鉴赏时应该借助古代诗歌蕴藏的各种信息,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准确理解全诗。一、看诗题,分清类别,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依据题材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咏物诗、爱情诗、哲理诗、闺怨诗等。有不少诗  相似文献   
47.
中英诗歌中存在许多怨诗,中国怨诗闺怨为首,英国怨诗男怨为主。两种怨诗对比可发现,相同的男性诗人中英诗歌采取不同性别的叙说主体。该文探索中国女怨诗和英国男怨诗背后中英诗人对怨诗叙述主体性别选择之差异的溯源与原因,对于怨诗这种诗体的发展得到认识,以及中西诗歌创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48.
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法的异同学说,对<唐诗三百首>和<百人一首>两部作品中的恋歌加以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49.
郑愁予的《错误》可以认为是一首闺怨诗,闺怨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如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温庭筠的“过往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这首诗的影子。  相似文献   
50.
闺怨诗,即是抒写闺阁中人愁怨之情的诗歌。千百年来,它以幽思惆怅、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这些繁杂菁芜的诗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但最为动人的还是那些伫倚危楼、望断秋水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