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61篇
科学研究   14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7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琪 《中国档案》2015,(2):50-51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无限延伸,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社会已进入到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未来档案馆将朝着成为数字化档案馆的方向发展。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档案工作融入社会主流生活的客观要求和深度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如何解决好馆藏  相似文献   
102.
<正>1957年9月,父亲张霖之受命担任煤炭工业部部长。自1952年起,他先后当过二机部副部长、城市建设总局局长、三机部部长和电机制造部部长。煤炭部长是他担任的最后一项职务,也是他一生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最为惨烈的矿难1958年,煤炭产量从1957年的1.31亿吨翻番达到2.7亿吨。在  相似文献   
103.
近日得见唐代皇室成员墓志一方,志主李元亨为唐高祖李渊第八子。李元亨生平事迹在两《唐书》、《唐会要》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其墓志的出土在补正传世史料记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4.
陈东东,他用-种抽空意义的写作方式,向当代文化敲响了警钟,冷抒情手法的运用,恰当表现了当下诗人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要求,并指出: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逻辑错误,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问题实质和有效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一、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及错因分析1.忽视命题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07.
黄音 《上海教育》2015,(10):68-70
电影《让子弹飞》原著者,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的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在80年前就读于上海滩一所赫赫有名的学校——浦东中学。1931年,马识途考取北平大学附中。两年后,因日军入侵北平,他来到上海并考取浦东中学高中二年级插班生。在此求学期间,马识途第一次以“马质夫”为笔名撰写作品《万县》,该作被《中学生》杂志刊出,成为他进军文坛的处女作。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参数单侧假设检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论证在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注意讲好思想方法、确定好小概率事件和适当介绍参数单侧检验中原假设的确立原则。通过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期缓解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参数单侧假设检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孙春阳 《初中生》2015,(27):57-59
在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常因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出现错误,现把常见的错误加以分析,希望你能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一、忽视二次项系数a≠0 例1 (2014年白银卷)若一元二次方程(a+1)x2-ax+a2-1=0的一个根为0,则a=_____. 错解:将x=0代入原方程,得a2-1=0,解得a=1或a=-1. 剖析:已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隐含了二次项系数a+1≠0,即a≠-1,所以a=1.  相似文献   
110.
<正>1999年我教高二数学时,教材第二册(上)中一道例题:a、b∈R+,求证a3+b3≥ab a(+b)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把结论改写为a2/b+b2/a≥a+b,联想到算术平均数与平方平均数的关系a+b/2≤a2+b2/2,就试图加强原来不等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