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3篇
教育   59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独秀倡导的五四新化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一场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运动和启蒙运动,它对蒙昧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孔家店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轰击,使广大青年从沿袭几千年的孔子之道的严重束缚下解剖出来,难怪当时人们称陈独秀及其主编的《新青年》为青年的“良师益友”。不管陈独秀后来怎样,对于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我们必须肯定。我们应该用化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民族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来看陈独秀陈独秀不愧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革命家,启蒙运动领袖,杰出的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红 《高中生》2011,(27):61-62
可以这么说,对中国近百年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无疑是《共产党宣言》。经专家统计,自1920年8月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以来,各种中文译本超过20种。90年来,《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印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单行本,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的经济思想变化对其政治思想和革命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运用历史文献演绎的方法,本着实事求是和历史主义等原则,依据现有文献资料把陈独秀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发现他的经济思想与其“两次革命论”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从经济思想的视角探讨陈独秀“两次革命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仅有助于探索大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而且对于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伦理思想颇具特色,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同政治思想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抨击;从经济关系探讨道德观念转变的必然性;主张个人的完全发展,积极要求自我解放;热烈歌颂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幸福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其思想主题、思想内容、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一场文化创新运动,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时代性:陈独秀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救治中国,这是最大的文化创新。2、自主性: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思想文化的灌输,在国人头脑中形成的皇权思想和奴才意识根深蒂固,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陈独秀提出要“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主张人格独立、“自主的而非奴隶的”。陈独秀的这个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3、开放性:陈独秀面向世界,提出新的文化思想应当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创立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发挥了桥梁作用,建党首先也主要是在知识界,党组织主要由进步团体发展而来,党员基本是知识分子,这决定了领袖的特点。陈独秀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知识界和知识分子中的声望是其他党员无法相比的。他发起建党,为建党做出了别人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上海发起组实际上成了"总部"。陈独秀成为党的第一任领袖不是党在幼年时期的幼稚选择,而是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一生与佛教颇多关联,他可以借佛教义理感怀抒情,也可以与多位佛学大师相知、相契。但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却大力非难佛教,反差极为鲜明。他持宗教二元论观点,将佛教分为佛法与佛教两个方面。他将佛法作为一种哲学,欣赏它博大精深哲学内涵,他肯定普度众生的大乘佛学精神;同时对于佛教背离教义、祸患社会的愚民行径则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8.
1916年10月通信标志着陈独秀与胡适关于新文学的讨论达成了一致,于是二人携手,两个月之后发动了声势浩荡的"文学革命"。这次通信是以陈独秀对胡适的妥协而结束的。陈独秀作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在向"文学革命"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文学观"做一番调整,这样的"调整"在此次通信中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9.
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对此不同政治派别和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政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沉默不言者,有哀声痛哭者,有暗自庆幸者。文化人对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肯定,政治人物因为观点立场的分歧而措辞不同的评价,让陈独秀去世之评价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专为批评时事、发表政见、策动政治革新而创办的小型时政周刊。《每周评论》同人对1919年南北和议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它能够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而视之为南北特殊势力的"分赃会议",同时亦可窥见这一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