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3篇
教育   59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在大革命时期,党内围绕着农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本文论述了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在农民运动问题上的见解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与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书法由来见性真”,是陈独秀对中国书法美学最本质的把握 ,其对赵孟顺、汪精卫、沈尹默书法的评价皆以此为准则。他自己的书法 ,也正是他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3.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时,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这是他第5次被捕,也是最后一次被捕。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此次也是作为“共产党领袖”被捕的。  相似文献   
104.
马林是共产国际第一位驻华代表,来华的两年多时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指导上与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时有共识,时有分歧,但最终是走向合作,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对晚年陈独秀研究方法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陈独秀晚年所以作出否定多于肯定的评价,研究方法的失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西方学者一味赞颂陈晚年的反叛行为,将历史的说明变作历史的辩护,也是我们所不赞同的。笔者以为,陈晚年的见解、主张和阶级属性皆大有别于他作为托洛茨基主义者的阶段。研究陈之晚年应解决好从何入手的问题,从政治思想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其思想整体,应正确使用阶级的历史的评价标准,并由晚年观其一生,找出陈一生思想变化的内在线索和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瞿秋白陈独秀的“党内合作”思想,既有相一致的地方,又有原则性的分歧,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在中共要不要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统一战线,以及在国共合作中要不要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等问题的认识上,瞿秋白陈独秀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并不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但在共产党人应当怎样在国民党内工作,怎样才能保持无产阶段政党的独立性等问题的认识上,却出现了原则性的分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7.
李炼  张晗 《宜春学院学报》2024,(1):12-16+75
早期陈独秀倡导妇女解放的伦理思想,力主排除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重塑妇女的自我意志与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陈独秀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关照妇女运动,提出妇女解放要从教育、职业和经济独立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拓展妇女解放的实践路径。妇女运动要进阶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社会制度的根源上彻底解决妇女受压迫的困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事业,使妇女权益得到保障,重构女性伦理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妇女的独立与解放。  相似文献   
108.
1917年到1920年是中国新学理论发难、探讨以及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以《新青年》为阵营,围绕着学革新问题分成了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两大学改良派系。本试图通过还原、分析这两大改良派系的分歧、对立,来说明陈独秀、胡适的学主张分别代表了新学发生期的两种不同建设思路和模式;进而说明中国新学中的两大创作阵营——“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分别是陈独秀、胡适艺术思想的承担、实践。  相似文献   
109.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错误实质不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所犯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看,从词义上看,从其错误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定性的比较看,表述为"右倾退让错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10.
<正>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闯将和旗手,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皖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研读三卷本两千多页的《陈独秀著作选》,我们不仅能领悟出他的理想与抱负、政治与文化主张,也能探究出他的社会和谐观。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这一概念,但他著作的字里行间却渗透着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启迪意义的社会和谐的理念。他的社会和谐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