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26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是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而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适用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我国证券立法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赔偿范围等实体法律制度上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新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过去的化学教科书不同,在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化学实验的内容选择、设计和陈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实验内容选择上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实验设计上具有探究化、绿色化的特点;实验陈述上注意以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以人性化的称谓陈述实验内容;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相似文献   
23.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极",在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教师的描述历来形形色色,譬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春蚕"等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的反思,阐释了教师的隐喻性陈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李正存 《现代语文》2006,(12):22-23
我国有些语文教育专家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认为语言知识属陈述性知识,有的还认为语用知识也属陈述性知识.李海林先生认为:"所谓语言知识,显然属于一种陈述性知识范畴,它主要是静止地客观地研究语言这种事物的结构、要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化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过程。对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给予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广义的知识观把学习概括为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习得和提取,认知策略是运用学习,记忆,思维方法的能力,具有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前证券虚假陈述的行为层出不穷,受害人众多。虽然证券法中有关于追究责任人、保护受害人的规定,但相应的程序性规定不够完善,以至于实践中很难操作,使受害人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起诉权利人、代表人诉讼、责任主体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冲突和衔接等证券诉讼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这一现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8.
如实陈述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但是,对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而关于辩护权的概念,学术界的表述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辩护权是法律赋予刑事被告人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民主权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辩护权指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辩解以及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他通过陈述权、提供证据权、提问权、辩论权、  相似文献   
29.
常言道:言为心声。没有做到好好说话,信息的交付和情感的传递就会大大折扣。当下,新闻播音呈现出一种平实的表达,回归到最朴实的对事实的报道。贺红梅与崔志刚合著的《好好说话》一书中,将其总结为:陈述式新闻播音。陈述式新闻播音表达的内核实质是"跟您说清楚一件事",体现新闻的服务性,服务的核心是送达,让受众满意,是对受众有恳切的服务意识和很强的关注度。本文简要梳理新闻播音的发展脉络,从朗诵式新闻播音、规范式新闻播音、说新闻到当下的陈述式新闻播音。  相似文献   
30.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问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尽量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相链接,有利于学生建构和优化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陈述性的知识,打下扎实的知识迁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