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介词“对”的隐现问题。研究表明:“对”的省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句法上,“对”字结构位于句首作状语;语义上,在“对”介引的成分与动词或动词宾语有隐性语义关系前提下,如果“对”后边的名词性成分中包含指示代词或疑问代词,“对”可以隐藏,如果该名词性成分是降格的受事论元,“对”也可以隐藏;音节上,“时”介引的必须是非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从表现功能看"了"的隐现动因》中所提及的"为什么"与"了2"以及"刚"与"了2"很难共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分析了存现文中"有"与"了"的共现问题,发现当"有"表达的是静态存在义时,很难与"了"共现;但是表达的是动态出现义时,可以和"了"共现。  相似文献   
23.
介词框架是指由介词和方位词、名词、连词、助词、动词、介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汉语语法学界过去未进行过系统研究。文章以“在/当X时/时候”这样的介词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法功能及框架前后项的隐现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基于认知语法的突显观,利用BNC语料库,探究介词IN在隐喻域中的界标隐现规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IN用来表达时间、感情、状态、职业活动、色彩、形状等语义时,其后的界标必须明示,不可隐藏;IN表达流行的、重要的、起作用等语义时必须隐匿界标;表达自反语义的IN必须隐匿界标。界标语义越抽象,越需要明确的语词表达。当突出强调射体的作用以及射体与界标同一时,界标必须隐匿。隐喻域里,认知突显度仍是决定界标隐现的主要因素,语境亦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5.
隐现句作为英语存现句的一类,多年来,语法学界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无论是隐现句的范围、分类还是它的结构特点都还存在着诸多的分歧。试从隐现句的句法结构和谓语动词的选取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隐现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关键,它主要是伴随着人们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建立而产生,其产生的关键在于联想,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联想产生具体的相似点,对事物内部规律、功能等的联想产生抽象的相似,喻体事物之间的对比以及联系也能产生相似点。相似点的隐现除了受制于比喻本身,还与语境和接受者的知识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27.
同音省略在语言应用中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之一,它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物。例举实例并对同音省略现象产生的动因和产生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一些表面看来复杂的句子的语义现象作出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8.
带宾语是及物动词最重要的特征.但在真实话语中,及物动词并非总带宾语,除了少数黏着性及物动词必带宾语外,多数及物动词都可以根据一定的语用和语义条件,可以隐含或省略.通过观察汉韩及物动词在真实话语和语篇中及物动词的宾语隐现情况,发现汉韩及物动词的宾语隐现情况很相似.汉韩及物动词中都有必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和可带可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只是它们在各自语言中所占的比例不同.韩国语中必带宾语的及物动词的比重多于汉语中,反之,汉语中可带可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的比重多于韩国语中.  相似文献   
29.
《论语》所记孔子关于仕隐问题的言论有自相矛盾之处,这说明孔子的仕隐现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孔子早年对出仕辅政持理智态度,在经历了种神政治坎坷后,晚年的孔子已不再依据理性原则,而是从“义”的理念出发,去面对“乱世该仕该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你+N"和"你们+N"两个结构内部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具有重要的对比研究价值。文章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汉语的"你+N"结构进行详细描写分析,并将其与"你们+N"结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你+N"结构和"你们+N"结构的转换条件主要受到"N"的选择、受话者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的"的隐现也会造成不同语用效果等结论。本研究对深入了解"人称代词+N"这个上层结构以及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