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0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王帆 《课外生活》2020,(10):20-21
五月除了是劳动的季节,还是音乐和美食的季节。今天,小编就带你们奔赴一场颠覆五官的节曰盛宴。把耳朵叫醒——孟菲斯五月国际节如果你喜欢音乐,那你一定会觉得没有比世界闻名的“孟菲斯五月国际节”更美好的节曰了。每年的5月1曰,它在孟菲斯的比尔街开幕,是美国十大艺术节之一,距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62.
陈衡哲是中国现代进入女作家创作之林的第一人。她于1917年在任叔永、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而现代文学史公认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才公开登载。本文认为,陈衡哲《一日》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线性时间维度上的最早。从中国小说流变史的视角看,这篇作品在取消情节、刷新语言、文体间的渗透等几个方面对古典小说体式进行了尝试性的颠覆。  相似文献   
63.
达芙妮·杜穆里埃在她的小说《蝴蝶梦》中塑造了一个神秘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我"的眼光,想象、话说、解读吕蓓卡。并且认为吕蓓卡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4.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白话小说出现伊始的固定模式之一,然而经历几个世纪文学的变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异,才子与佳人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其中的套用模式,“痴心女子负心汉”“门当户对”等也有了不同的内涵。探讨王朔小说对才子佳人模式的改造变形.旨在从变形中透视王朔小说的原始模式。由此发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65.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诗歌意象,通过凸现女性的叛逆和自救以及颠覆传统男性权威,超前地向世人展示了女权主义思想及女性新形象,从而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这比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的兴起早了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66.
艾丽丝·沃克不仅关注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而且致力于父权文化下性别意识与性别秩序的解构与重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小说《紫色》中的性别形象、性别冲突及性别等级,发现该作品不仅解构了父权文化意识中的男女性别形象的二元对立,改写了女人迫害女人的性别冲突关系定位,而且颠覆了男强女弱的性别等级制,凸显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7.
纳博科夫创作了《阿达》文本,重温少年时代浪漫生活的梦幻,寄托对故乡俄罗斯的怀念和热爱。小说通过对《圣经》及其他文本的互文与戏仿,改写传统家庭记事体小说题材,颠覆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重构人类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68.
元散曲的形成与当时政治上对峙、文化上交融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元散曲以它的直露、浅俗、诙谐而成为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元散曲之所以呈现出这样一种不同于前代诗歌样式的艺术风格,是源于它的精神实质:对传统文化思想的颠覆。  相似文献   
69.
从知识的角度提出颠覆式创新由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目标市场商业化阶段、进入主流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新一轮的颠覆式创新等6个阶段组成,并对每一阶段进行详细剖析。将SECI知识演化模型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在化与颠覆式创新过程的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结合对应分析,同时将企业外部知识源这一要素加入SECI模型。  相似文献   
70.
《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思想界文化反思湖流中涌现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具有丰厚的内蕴,批评家们对其内蕴进行了多方面阐释。本文从对20世纪中国小说传统长子形象进行颠覆的角度来研究,通过对白孝文、鹿兆鹏、黑娃三个长子形象的分析,得出《白鹿原》是传统长子形象的颠覆之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