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10篇
教育   3252篇
科学研究   15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6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2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源地,澄明马克思哲学的演变历程,对于准确理解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衡 《青年记者》2006,(24):16-20
两类劳动,两种成功我们可以把社会上很多种工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个体性劳动,从事个体劳动的叫个体劳动者。这种劳动的工作目的、出发点重在个人成就,马克思讲,这是一个自己为自己的劳动。一个画家画一幅画,科学家搞科研,甚至像一个企业家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类劳动的对象是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新闻学历时演进为经,以唯物史观诸要素为纬,从纵横两个角度梳理和把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自由观或自由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追寻王茂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680多个人名,其中惟一的中国人只有王茂荫,而且是在注释中提到的。这是怎样一个人,他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和事迹?中国的一位学者在1978年得知此事后,沿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这条注释,开始了漫漫的追求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情感要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激发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人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都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方法。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论述,提出了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由于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发展中不但要做好学术研究的深入探究,还应为学生基础做必要准备,另外强化教学研究队伍建设中能批量化的培养人才,强化课程改革以及教材建设,使得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更完善。本文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涵和建设要求,用以提升其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价值教育需要用体验的方法,知识教育需要用知性方法。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同一个过程兼顾到两种方法。马克思辩证否定方法吸收知性方法,又超越知性方法,融合知性方法和体验方法。尝试将马克思辩证否定方法运用到思政课对分课堂,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上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9.
交往是当代人类生存的重大的实践问题,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同时,交往问题也是当代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将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当代全球化实践提出的种种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而且超越了作为形而上学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性质。这一革命造成两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哲学的终结以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融合。这决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深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全面借鉴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方法,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