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尽管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几十年,但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令人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原因是执行措施不到位,社会各界都是素质教育效果不佳的责任主体。素质教育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保持素质教育定力,采取多种措施,尽早突围、超越素质教育的高原期。  相似文献   
42.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两种状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成就、职业、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与其变化相对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因  相似文献   
43.
通过考察100万字的中介语语料库中“N+V+得+A”句,发现韩国、印尼、越南、日本四国学习者习得这一句式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级二阶段是萌芽期,这一时期该句式的功能较单一;中级一阶段是繁盛期,表达功能开始多样化,但该阶段也是学习者偏误率较高的时期;中级二到高级二阶段是高原期。四国学习者在习得“N+V+得+A”句时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明显。了解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材和大纲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4.
【案例描述】2008年4月.高三毕业班学生进入最紧张的备考阶段,被称为“高原期”,很多学生出现了“高原反应”,急需“输氧”。有的紧绷着神经.有的很疲惫,有的极为急躁,也有的气馁、灰心……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决定在高三年级举行拔河比赛,我准备借此机会在班上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教育工作,减轻学生“高原反应”的症状,顺利迎接高考;树立良好的心态,实现平稳过渡,健康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45.
陈婷  徐婷 《科教文汇》2012,(13):11-12
年轻的"80"后教师由于自身和环境因素提前感受到了"高原期"的困扰。本文旨在从学校、社会等外部支持角度,为"80后"教师寻求突破"高原期"的策略,帮助他们跨过这个坎。  相似文献   
46.
当今教师大致有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教师成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位普通教师从开始对校长专业引领意图非常抵制,然后撤除抵制,并接受引领一步步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47.
正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改革已进入到高原期的阶段。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已陷入了困境,教学实践者深感迷茫和困惑,最普遍的反映是教师感到"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最常见的事实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虽然热热闹闹,一会儿小组合作,一会儿研讨探究,师问生答,无不默契。但在王荣生教授看来,现在的许多课堂活动至多不过是"你找找"、"我找找","你  相似文献   
48.
正每年的高考使得不少家长和学生都紧张与焦虑,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严重威胁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调节压力缓解差异,我想学生在接近考试过程中受到各种心理暗示作用其表现为以下几种。一、各种心理暗示作用其表现(一)自我暗示压力很多学生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不错,在人生目标与方向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临近高考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产生怀疑,变得焦虑不安,心神不定。这时家长  相似文献   
49.
正在获得高级职称后,我为什么还能继续保持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有"贵人"相助。身边的"贵人"。在评上高级职称后,我也产生过"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我也步入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高原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与激  相似文献   
50.
正"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复习效率低下,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开始学习阶段、迅速提高阶段、学习高原阶段、克服高原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迟早都要面临的,如能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跃上另一个台阶,取得新的成绩,反之则徘徊不进,难以突破旧有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