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秋季是迎新季。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每个学校都迎来新的学生。如何让新生尽快放下紧张和不安,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一次,新生报到。一名初一女生站在女厕所门外,红着脸问我:"老师,这是女厕所吗?"厕所的门帘上有明显的标志,她看了又看,但还是要问一下。为什么?因为陌生的环境让她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22.
著名作曲家黄自致力于特殊时期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汇融合的尝试,创作出清唱剧、大型交响乐、艺术歌曲等体裁的音乐作品,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3.
谭炎健 《考试周刊》2010,(42):42-43
黄自先生与聂耳先生同是我国近代优秀的音乐家,黄自先生受过严格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注重复调技巧;聂耳先生是一位深受改革思潮影响的音乐家,为人民为共产党服务.音乐特点是音乐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两人分别是学院派与救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通过对两人的对比,从而得出“技术”与“现实”的较量.  相似文献   
24.
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努力实践着对于歌词、旋律、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处理,显见出非同一般的创作设想与艺术造诣。文章拟从钢琴伴奏声部入手,从主体音型、造型化织体写作与抒情性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黄自艺术歌曲之伴奏音乐若干特色作一较为细致、扼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5.
<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是我国第一套真正意义的音乐教科书,它的产生折射了那个年代的时事背景和主编者黄自的个人思想.该套教科书具有音乐学科性强、难度大,以及意识形态控制性弱,通过音乐美涵养学生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西方的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这种体系是与建立于传统大小调七声调式体系上的旋律音调相适应的,而我国的旋律音调是以五声性调式体系为基础的,将一个外来的先进的东西与自己传统的东西相结合,必然要经历一个模仿、发展的摸索过程,然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和声语言。在黄自的创作中,小七和弦的运用,就呈现出这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吴晓芳 《中国科技纵横》2011,(8):151-151,172
黄自与萧友梅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开拓者,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益名的作曲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其艺术歌曲风格的主要差异能给我们更好地在演唱时把握他们作品以唱好中国的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28.
29.
30.
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西洋作曲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国近现代的艺术歌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为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注入了新思维。此曲旋律优美动听,伴奏严谨舒畅,它除了是歌唱家们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也大量地在声乐教学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