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在晚清,政治体制问题是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黄遵宪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与评价,对君主立宪的推崇与选择,在当时颇具代表性,某些议论与见解亦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2.
《嘉应学院学报》2017,(10):28-33
黄遵宪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民间组织,民间力量弱小,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缺少政治制衡的力量,专制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要挽救民族的危机,必须建立民间组织,发展民间力量,改革传统政治体制。他设计了成立学会、开办保卫局、民办学校、兴办报纸等发展民间组织的具体措施,其理论和实践对近代中国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3.
"西学墨源"论是黄遵宪的一个重要思想,深刻地折射了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晚清士大夫阶层复杂矛盾的文化心态。该思想是在十九世纪末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融西贯中、以西学为真理的情形下提出的。它强烈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自觉心态。它的背后,凸显出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只有客观分析,才能追寻"西学墨源"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4.
《嘉应学院学报》2015,(6):10-15
客家文化生态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它与客家人,包括妇女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体,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客家生态文化的视野出发,剖析客家妇女在现实环境中的发展境况、深入挖掘黄公度有关客家妇女诗的歌创作的深刻蕴意。也试图为进一步解读与阐释黄公度诗歌创作提供新的视角,为剖析其客家吟妇诗歌创作找出另一研究方向。同时,公度的诗歌创作为研究客家妇女生存地位的深层构成提供了珍视的材料,为研究客家妇女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鲜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嘉应学院学报》2015,(9):10-13
黄遵宪对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贡献主要有:向清政府建言开放海禁,使丝路获得合法地位;维护丝路商路安全;保护丝路华侨商人利益;积极发展梅州对外贸易,使海上丝绸之路向内地辐射。  相似文献   
36.
试论黄遵宪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7.
黄遵宪充任外交使节十余年,创作了大量描写海外山川名胜和风俗人情的山水诗篇,这些诗作按其出使国度和地区可分为使日、使美欧、使南洋三个时期.诗中展示了异域山水的雄奇和壮美,寄予了作者爱国图强的真挚情感,表现出先进、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精神,开创了古典山水诗的新领域、新意境.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雄奇奔放、沉郁壮阔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山水诗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相似文献   
38.
“客家”,在客家及广东方言中有“客户”之意,是具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一个地缘性群体。“筚路桃符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近代启蒙思想家、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寥寥数句,便将客家先民两晋至唐宋时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离开中原故土,迁徙闽、粤、赣,继而西南、华南直至海外的漂泊史,刻画得淋漓尽致。客家人在迁移中,  相似文献   
39.
左鹏军 《文教资料》2000,(1):103-107
关于晚清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的诗作,除其生前自行编定的诗集《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定本200首之外,尚有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代诗研究小组所编《黄遵宪集外诗辑》(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此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而不为上述诗集所载的人境庐诗,近年来陆续有新的发现。郑子瑜、实藤惠秀编校之《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中,亦保存了若干首黄遵宪集外佚诗,笔者尝作《黄遵宪使日时期佚诗钩沉》一文,刊于《文教资料》1994年第2期。在此之前,笔者曾在王稻《扶桑游记》(钟叔河主编…  相似文献   
40.
桃源是借助陶渊明之笔创造出来的民族旧梦,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依托这个旧梦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田园生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诗界革命派”作家是旧桃源的终结者,也是近代新桃源的开启者。丘逢甲家国破碎的切肤之痛更多的是愤慨于桃源旧梦的破灭;黄遵宪则因其开阔的世界眼光更加憧憬着桃源新梦的诞生;谭嗣同则带着桃源梦破的强烈忧患意识接受陶渊明,很自然地关注到了陶渊明为人和作品慷慨济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