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08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田野 《科教文汇》2012,(11):111-111,118
英语大体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是由于人文、地域、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的不同而产生的根植于同一个母体的两种变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包括语法、构词、语音以及使用方式上的很多差别。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对于学习英语,了解英美文化差异有很大帮助。本文从两种英语差别的起源开始分析,并列举大量事实、词汇、例句加以说明,结合当代英语的发展趋势,阐述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间差别,并根据普遍存在的对于这种差异现象的观点陈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2.
英国是茶叶消费和贸易的大国,茶叶的消费融合了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形成了英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源自于英国王室,盛行于贵族,又被新兴工业资本家和普通大众所效仿,体现了英国人文化向上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源于英国贵族形成的文化霸权,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消极作用更加显著,对英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3.
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并反映在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本文从美、英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作品切入,结合历史背景,探讨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54.
从英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就英国合同法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做了深入的分析。结合法院的判例和最近合同法的新发展,从违约赔偿的性质、赔偿数额的计算、可预见性、对价和近因关系五个方面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对英国合同法下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和发展做了陈述,认为在现今英国法律体制下,应该提倡精神损害赔偿的全面适用,而不是限制,这样才可以保证合同的有效订立和实施,才能使人们基于合同的期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5.
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有机整体,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需求,但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之间应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保持中学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中学与大学教育存在脱节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学与大学教育在办学理念上存在脱节,中学教育理念缺乏对大学教育的关照;二是未能建立起中学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三是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导致中学与大学教育缺乏有机互动。这些问题导致难以满足新时期我国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不利于中学与大学教育的有机互动与良性发展。在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与融合方面,英国无论从中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还是大学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6.
英国大学特许状及其治理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的老大学中绝大多数是经由皇家特许设立的,特许状对特许大学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特许状不仅确立了英国特许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还对大学的自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特许状基本确立了特许大学内部治理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规约了大学内外部的法律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7.
周正兵 《出版科学》2010,18(2):85-88
英国净价图书制度存在将近百年,大致经历了形成、成熟与终结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辨析这一制度的历史背景、内在逻辑及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出版市场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8.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主导下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热情,也不能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因此有必要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个人展示,影视欣赏,小组研讨,课堂听讲以及课后反思的几个环节中逐步获得了情感和心智的双重成长,同时达到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共同融合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9.
英国作家詹·格·巴拉德在《太阳帝国》中塑造了沉默的中国人形象,他对战争阴霾下的上海的描写,是为了借对"他者"的否定和批判肯定自身。巴拉德对中国形象的塑造采取了意识形态化的策略,在他建构的中国形象背后,则是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困惑,还有隐蔽的帝国主义思想和殖民意图。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is driven by a simple question: what type of collective space is a classroom and how can it be imagined differently? Drawing on the social topography provided by Hardt and Negri, I suggest that schools have traditionally worked to produce either (a) a people; (b) a crowd; or (c) the masses. The problem with these forms of social collectivity is that they each tend to limit radical movements for democracy. Opposed to a people, a crowd, or the masses, I suggest that classroom collectivity be re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the multitude. It is by configuring the dynamic space of the classroom in relation to a theory of the multitude that educational democracy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