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80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同光体”闽派重要诗人陈宝琛在他的《沧趣楼诗集》中留下不少关切民生,关心民瘼的诗篇。他的诗作,在内容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优秀诗歌关心人民疾苦,同情人民苦难,揭露批判邪恶势力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诗人在由清末向民初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在遗老心态支配下的多元复杂的情感渊薮。诗作在艺术性方面取径宋诗,熔铸古今,以散为骈,平易中见奇崛,是一位在“同光体”闽派诗坛众多诗人中独标高格的扛鼎诗人。  相似文献   
992.
陈果夫的经济思想在理论上主要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学说,在实践上以解决人民生计为直接目的,以维护国民党的统治为根本归宿.这一切在他对于水利、土地、合作运动等经济问题的议论中都有比较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3.
陈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出发,写出了新时代中一类女性的生存状态.在对陈染小说的评述中,众多的评论家强调的是陈染的私人写作(个人写作),而本文则从陈染的小说出发,对陈染笔下众多女性形象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找出了几个共同点,以便更深刻地认识陈染,把握陈染.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于晚清著名遗老陈夔龙,从其生平、得意的宦海生涯以及其思想作一分析,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夔龙。  相似文献   
995.
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章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6.
建国后陈云长期主持全国财政工作,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主要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建设同人民生活改善必须兼顾;先安排当年生产,再安排基本建设;搞好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重视粮食生产;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和商品流通;从有利于人民出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些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陈有才曾以五句子山歌而名。他90年代的抒情诗注重个体的内心感受,呼唤人性的自然回归,批判传统明和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生命意识让陈有才的诗情、诗艺、诗风发生了惊异的擅变,从而成为中国当代中年诗人寻求诗艺突破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998.
陈忱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和通俗文学作家之一。他不仅留下了一部充满忠君爱国思想的《水浒后传,》而且还留下了一百多首“激烈悲壮,声出金石”的爱国诗篇。他的这些诗篇与他的《水浒后传》的创作思想是相一致的。诗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那个“天崩地解”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对明朝灭亡的沉痛哀悼和对异族统治的强烈憎恨,是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现状和遗民精神状态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99.
史学界对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研究侧重于其政治观、经济观及生平等方面,而对他的教育观则关注不多。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慈善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发布命令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取消全国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开放报禁,李并派员到台北与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具体接洽。陈诚对张学良有恻隐之心,对释张也持赞同态度,但因蒋介石阻挠,释张计划终未实现。当日的国民党政权,是地道的独裁体制,实权仍操纵在下野的蒋介石手里,而由于蒋的顽固坚持,使李宗仁显示和谈诚意的一些举措根本无法实施,也与当时的舆情、民意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