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4419篇
科学研究   292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380篇
综合类   32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9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1571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育人工作以及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特点出发,对育人工作在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笔者自身的实践探索,提出育人工作与工科院校艺术团建设相互渗透的优势,以育人促进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健康发展,使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有效性课堂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知并感悟知识;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高效课堂就是有效性课堂。  相似文献   
993.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这两种格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将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总结"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格式意义,并提出判断"差点儿没"格式意义的三个标准,即主观企望与否、客观事实或篇章含义和说话者的语气和焦点问题。通过语料统计分析、教材考查和教师访谈分析"差点儿"与"差点儿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94.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结构,进而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作的努力及其意义。《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探索小说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小说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相似文献   
995.
河东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学和戏剧土壤孕育了张雅茜的小说。《此生只为你》作为新近山西女性长篇创作之一,叙事独特,意蕴丰赡。其核心价值在于透过一个女性的日记,展现了河东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女性命运和情感历程,凸显出生命、灵魂的拷问和心灵史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以夏天敏短篇小说《土里的鱼》为例,通过对昭通的地理特点和昭通作家群的乡土情结,探寻昭通作家群中的乡土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传播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我校学报在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中的下载量、浏览量来看,我校学报的传播速度正快速提升,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但海外影响力却仅是起步,各学科专题发文水平差距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学报应努力做到巩固优势栏目,提高弱势栏目,开拓新兴栏目,全面提高我学学报的学术质量,进一步扩大学校及学报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998.
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毛泽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往往立足于政治的视域,在这种视域中,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文武结合"的斗争方法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20世纪中国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中心,考察元人彭寅翁刻本《史记》“删易”三家注的诸种具体表现,肯定其删易工作及其实际效果,进而探讨其编纂思想的积极意义,指出应将这方面之长与其版刻之短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00.
日本"笔部队"成员意识到"思想战"在掌握北京沦陷区文化艺术领导权方面的重要性,他们通过邀请北京文人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颁发"大东亚文学赏",成立官方文学团体,压制和利诱具有进步倾向的校园文学社团,对北京文坛实行干预、控制和渗透。然而,由于北京文坛根深蒂固的依然是京派文学传统,"思想战"不仅被具有官方色彩的文人在审美层面疏离,更被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校园文学社团以各自不同的策略予以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