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元文化的冲突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文化使命对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文化自觉素养的要求。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面对新的形势,应该充分认识自身在文化自觉构建中担当的角色。并通过不断学习,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创新活动形式,传播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构建文化自觉素养,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2.
所谓生死哲学,就是对生命与死亡进行深刻反思与追问而形成的对生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死亡,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哲学家。阅读海明威文学作品,领悟其中的生死哲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Based on Indian Camp, the thesis probes into the death complex of Ernest Hemingway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Nick,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death complex shown in Hemingway’s works and Nick, the ar...  相似文献   
44.
穆念 《海外英语》2014,(7):193-194
John Keats is an famous English Romantic poet. His poem Ode to A Nightingale are mostly rea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m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ode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death. But the short paper will not only analyze the death, but also the life in the ode. Keats loves death, and praises life.  相似文献   
45.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力透纸背的作品,它深入生命的本质,揭示其中的痛苦、艰辛、挣扎、淡漠、悲哀。回归文学的创作本质,《生死场》分别从生、死、轮回的层面出发,对于人类永恒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46.
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个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叙述方法的文本,文本中的叙述分层具有特殊的意义:叙述上的便利,跨层所营造的喜剧效果和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借用叙述分层的策略来进行布局,达到了叙述艺术探索的高峰。  相似文献   
47.
从翻译生态学角度,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协调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规范环境关键在于译者应发挥主体性,合理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将两者视为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48.
屈原的诗歌杰作《离骚》营造出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浪漫神奇世界,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意识。在自然生态方面,天时节序,风雨云雷,山水景观,万物滋生,为屈原的文思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人文生态方面,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他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寻找崇高的精神力量。在生态象征方面,《离骚》广泛借芳草喻贤臣,借恶草喻佞臣,高度艺术性地沟通了生物属性与人类品性的联系。其大生态意识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历史正剧《苏东坡》首播以来得到观众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将之定性为"悲剧"或许更为恰当。该剧力矫当下影视"回避悲剧"的误区,再现了伟人苏轼最具文化深度的悲剧"宿命":"情本"理想永远领先于现实,却又受制于现实。他要寻找当时社会的具体出路以及人生的根本出路,也就承担了双重的悲哀。中国文化有着最彻底的悲剧意识,那就是"人活着"一切都要靠自己建构并不断被追询。悲剧使人震撼甚至恐惧,同时却激发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力量,该剧正是再现了传统士人那种毅然崛立的悲剧精神,以此激励当代社会。某种意义上讲,它堪称当代影视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0.
本文着重探讨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可行性、意义及具体方法,还论述了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