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41.
20世纪“风骨”论研究,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风骨”范畴确切含义的探讨,一是对“风骨’’理论价值的考察:自近代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导夫先路,学者们各持一词,或赞成黄说,或进一步延伸,或另辟蹊径等,猗欤盛矣。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关于“风骨”理论价值的积极探索,指出其在文学批评史上所居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242.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是君臣政治运作模式的一个完美范型,这一范型的产生,依赖于他们共同“报国家、安黎庶”的政治抱负和君臣同心一体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刘备之仁、之明和诸葛亮之贤、之忠。  相似文献   
243.
李贽由于学问渊博,思想高奇、胆识过人、名声巨大,所以进步文人(包括哲学和文学)聚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集体,使鄂东麻城成了进步哲学的中心;同时他还使湖北诞生了公安、竟陵两大主宰晚明文坛的进步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244.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5.
以“深爱接”、“大重”及《金楼子》有“袭自《文心》”观之,昭明编纂《文选》或受到舍人的某些影响。然沈约“大重”《文心雕龙》,说明不了其在当时得到多大的关注;刘勰虽说被“深爱接”,然其远非昭明之最亲近者,“深”无以落到实处;《文选》与《文心雕龙》的诸多共同点,或在“历赏”之后,或人人均会如此,故不能不同。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看,《文选》深受《文心雕龙》影响之说,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46.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18-120
从诸宫调的用韵、元代北方方言区作家的用韵比较、元代时人的论述、元本中的异体字、与同期韵书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力证《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是通语的实际反映。其中,元代笔记中的某些论述是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补前人论述。  相似文献   
247.
柔然和鲜卑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在柔然政权(公元402—552年)与北魏王朝(公元336——534年)并立的近一个半世纪里,二时相攻战,时相和好,并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8.
随着名教的危机,汉末魏晋以来,兴盛于先秦时期的形名学再度复兴,并融入当时的玄学之中。受其影响,刘勰《文心雕龙》“论文叙笔”时,运用了形名学方法,“校练名理”,不但对各种文体之“名”与其创作之“理”细加辨析,而且“循名以课实”,全面评论了历代作家创作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规范了各种文体的写作,使得《文心雕龙》“正文救弊”的旨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49.
北宋中后期四川铁钱币值的变化,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铁线成为交子的准备金及陕西地区铸造铁线的冲击。由于交子发行额度的变化以及陕西铁线的不断贬值,四川铁线的币值不断波动,宋政府采用暂停铸造铁线、禁止陕西铁钱进入四川流通以及稳定交子发行数额的措施,使四川钱钱的币值在北宋中后期仍然基本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250.
也斯是香港著名的小说家,他的《玉杯》是对周穆王故事进行的现代改编,他在文本中采用了空间化的叙事策略,文本空间是在对神话的改编中建构的,叙事空间体现了戏剧性。作品具有时间感,是主体的一种本能体验。穆王这个形象具有否定性,是为了完成都市话语指涉而设计的,表达了现代人对现实的关注和体认。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