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李贽由于学问渊博,思想高奇、胆识过人、名声巨大,所以进步人(包括哲学和学)聚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集体,使鄂东麻城成了进步哲学的中心;同时他还使湖北诞生了公安、竞陵两大主宰晚明坛的进步学流派。  相似文献   
282.
国人惯于向西方文论取经。论文则回顾中华传统,用《文心雕龙》的神思、丽辞、比兴、附会等理论,评析今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及美国人马丁·路德·金的讲词《我有一个梦》,以说明古可以为今用、中可以为洋用。《梦》的众多语句,既用比喻,又用对比,《比兴》《丽辞》二篇的理论,最能说明《梦》的修辞特色。文章认为发扬“龙学”的一个途径,是把它的理论用于实际批评。在当代西方大量诘屈聱牙、艰深难懂的文论当道之际,发扬“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3.
刘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佛学思想属于大乘空宗派别;在其眼里,儒、佛二教殊途同归,本质并无区别;《文心雕龙》的撰成,在写作思路和文学观点上受到了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4.
顾炎武是科学古音学的奠基人。顾氏为解释上古的诗用韵中的“四声通押”现象,提出“四声一贯”的理论。“四声一贯”的理论只是顾炎武面对先秦诗歌、韵中他无法解释的“异调相押”这种不规律的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应急的方法。“四声一贯”的错误理论主要是来源于顾炎武对《诗经》用韵的错误认识上。“四声一贯”与顾炎武对声调的性质的认识有关。对于上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差别。顾氏认为主要在于音长。  相似文献   
285.
汉末至晋,两个外来势力统治着益州地区。在这期间,他们既采取了相同的措施,也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同时。益州土士人对待这两个外来势力的态度,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相似文献   
286.
对于“张王”与“元白”之间新乐府创作的关系,学界或以为元白曾影响张王,或以为张王曾影响元白。这两种认识都是缺少根据的。他们的新乐府创作年代不同,各自独立,风貌各异,彼此之间并无太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87.
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词,原是其历史词话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毛氏父子笔削《三国》而把它作为小说开篇,其意义内涵发生变化,而与《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主题发生联系。这首词是毛氏修订《三国》的传神点睛之笔。它既关乎小说的境界主旨,又体现出修订者的才调文心。  相似文献   
288.
三国84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三国酝酿建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晋、吴对峙时期。又可分为五个写作板块:曹操专权;“蜀汉”;“曹魏”;“孙吴”;晋、吴对峙。  相似文献   
289.
考察宋湘与吴荣光、叶梦龙、伊秉绶三人的书法交游活动,除了给研究者还原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湘之外,还可发现嘉道时期京城碑学兴起而广东却掀起藏帖、刻帖、习帖的高潮这样一个事实,进而纠正学界所谓"晚清帖学式微"、"碑学笼罩天下"等观念。  相似文献   
290.
弘一大师于1920年夏曾在富阳新城(今新登)贝山闭关。以往,有关弘一大师本次闭关的史料不详,而《东安楼氏宗谱》的发现,为研究者研究弘一的贝山之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进而也引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