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4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隋唐五代时,亲邻关系与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乡里组织对于政府赋役征调的作用,亲邻间的经 济互助以及田宅产权让渡中于亲邻权利的考虑,都说明亲邻关系在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隋唐 五代亲邻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不仅波及后世,也是宗法关系影响中古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2.
渭南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大门,但渭南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着农民收入偏低、农民科技素质较差、青壮年劳动力匮乏、宗教活动比较活跃、环境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只有加快发展高科技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素质等措施,增强渭南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23.
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南宁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直接影响到经济区的建设。通过设置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南宁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南宁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财政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4.
十四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死病的结果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下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且对时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和顺模式"坚持"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以政府、企业、村民"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构成了"和顺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生之源。从经济视角看"和顺模式",其保护与开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村民参与,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26.
绿色会计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会计的研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扩头桩比不扩头桩承载力大,扩头桩比不扩头桩节省造价,并推导了扩大头直径的简捷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8.
列宁在国内战争胜利后,自觉地把握住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努力实现了党的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对新经济政策问题进行了可贵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但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只是提出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问题,历史要求其后继者沿着其思路走下去。斯大林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却未能自觉适应党所解决问题的变化,仍以处理革命问题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使其得出的理论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于是便终结了它。这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实践、理论与其思维方式的内在关联,自觉做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
论创新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关键在于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立足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构筑县城经济发展的高效平台,明确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切实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0.
资本是现代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强势扩张的根源及其以悖论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为了扬弃资本的绝对利己主义异化状态,应该寻求超越资本利己本性并且引导其和谐过渡的力量。经济利他主义社会价值观,作为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一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