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97篇
科学研究   15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信息化环境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信息化环境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何在此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师的难题。文章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探索的成果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网络多媒体环境建设和管理上采用的方法,在普通全日制高校三类课堂进行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3.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高校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的建设实践,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思路和方案;重点分析了教学活动支撑、资源制作与管理、网络学习支持和实时教学评估四个平台的系统组成;介绍了学校建设情况和实践效果;最后提出了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4.
高阶思维能力学习环境是多种理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它强调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生成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文章从HOTS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出发,在详细论证构建HOTS学习环境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HOTS学习环境模型和相应策略,为其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5.
在对2001—2005年期间长江上游“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水系宜宾段6个控制断面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江”水系水质主要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BOD5、石油类、总磷、总氮、铅和镉7项指标所占的污染负荷比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三江”水系宜宾段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沿岸化工企业污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电子元器件类工厂废水。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特点,提出了一体化的服务、提供24小时全天候网上服务、服务方式自主化、实现文献检索的全球化、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思考。  相似文献   
77.
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成为终身学习手段之一,本文从PLE概念出发,提出了大学生构建PLE的必要性,对大学生构建PLE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列举了构建PLE的社会性软件,以期在大学生构建PLE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8.
宗璞的《红豆》产生于建国以后文艺思潮短暂解冻的“鸣放”时期,作者大胆的把笔触深入到爱情——这一文学表现的禁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它处于“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泛政治化语境中,作者仍然陷入了把革命和恋爱对立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主人公在文本中做的价值选择,从深沉意义上反映了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复杂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79.
王娟娟 《天津教育》2021,(1):169-170
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此如何实现幼儿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笔者深入分析了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0.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转型之际,重新设计作为教育变革媒介的学习空间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然而,当前对学习空间尚未形成清晰的认知。文章首先立足学习空间与学习环境交叉混用现状,通过概念辨析得到学习空间是中介物,是学习发生的间接支持条件,学习环境是刺激物,是学习发生的直接支持条件;其次,通过认识发生过程与生物学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类比,得到学习空间具有“居所”与“转运”双重属性;最后,基于双重属性提炼出学习空间的结构要素,“居所”属性锁定的实体场所和虚拟场所,“转运”属性锁定的工具性客体和对象性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