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95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分析了电视新闻媒体对女子体育报道的数量和质量,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性别色彩挫伤了女性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体育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作为都市文学的佼佼者,张欣以古典情怀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诗情口语化叙述表现其小说创作关怀与自我体验的独特性。本文将从性别角度挖掘其作品的性别意识,诠释其对同性的“姊妹情谊”、对异性的爱的建构与消解、对自我体验的徘徊与矛盾的抒写内涵与本质,构建其女性意识的性别体验。  相似文献   
63.
选择了成都地区部分中学的在校女生作为为研究对象,从生理、心理及其它社会化学科的视角对中学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和行为,以及她们在整个体育行为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身、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男女生在体育动机和体育行为中存在的差异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女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4.
初中学生时值智慧焕发时期,个体心理处于心理断乳期。在体育教学中恰当运用两性心理相互驱动的发育规律,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体育课中将青春期具有的兴奋和好奇心理给予恰当诱导,体育教学将起到良性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一种与机体雄激素代谢密切相关的物质,与体育运动也有着值得研究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从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SHBG均有较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陈洁 《科教文汇》2012,(31):61-62
根据对部分聋人大学生进行的相关调查发现:聋人大学生性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更好地做好对该人群的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其中把隐性课程作为研究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67.
男女消费心理的差异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性别的人在消费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来源于男女在生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思维模式方面的种种不同。认识这一差异的表现及其成因,有助于做好营销工作,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相似文献   
68.
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立意奇崛、个性彰显。以历史为透视镜,将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与喜剧合而为一并作极端化呈现,突现了荒诞的魅力以及人在面对荒诞时,人性深处无法逃遁的灵魂的疼痛。  相似文献   
69.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B超仪器的普及与管理不善,出现了人工选择胎儿性另q的现象。加上重男轻女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农业生产方式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对养老的需求形成了男孩偏好,形成了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从而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问题。解决性别比失衡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多部门统筹协调并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来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70.
王小波小说中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性”的困境。所以.“性”的突围轨迹也成为“人”的自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凝聚进发的标识。“性”的扭曲力量主要来自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作为意识形态掌控的“统配资源”,“性感”与“快感”失去了其“自性特征”,怪诞的“性相”与主体的沦丧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王小波的小说呈现了“性本体”与“性主体”双双异化的现实。并将“人”的救赎与“性”的解困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