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1925篇
科学研究   15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方略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建库实践为例,分析、探讨了特色数据库建设当中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难点,并相应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称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民以食为天,饮食已经深深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政治、文化、文明和社会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饮食所涉及的全部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层结构中,城市化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二阶文明"中,城市化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土地资源是城市化的根本"约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据此,文章从社会、经济、金融、能源泉和生态环境等角度,对城市化的意义和问题给予了宏观揭示,并对城市化和未来文明的关系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浅谈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审美精神、健全的人格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察文明要素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与发祥地。伏羲以其超人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伏羲文化时期文明因素如城址、铜器、文字的出现 ,为解决中原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据此推测中原文明起源已有 6千年历史 ,“炎黄”子孙应改为“羲黄”子孙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讲的湖湘文化的特征并不是指那些与中华其它文化完全不同的东西,而是指在湖南更具普遍性的文化倾向。从这一观点出发,湖湘文化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务实观、发展变化观、和合观、民本思想、坚忍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传统的义利观进行剖析 ,指出传统的义利观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存在的价值 ,又有消极影响 ,只有对其扬弃 ,使传统的义利观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才能真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既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又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多机遇。我们要从国情出发。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更应重视构建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使其逐渐步入法制化的轨道。本文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对策三个方面来说明其法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基地,自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守土有责,进行卓绝奋斗;坚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选准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