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544篇
科学研究   185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991.
Zeugma当译为粘连,它分为动词、介词、形容词和名词支配的4种情况。概念整合理论对这一辞格中的隐喻具有解释能力。概念整合理论构筑了4个抽象空间模式:输入空间I,即源域空间、输入空间II,即目标域空间、类属空间以及整合空间。每个粘连例子的修辞效果都是在这4个空间运作的结果。根据粘连中语言成分措置的常见程度,这一辞格中的隐喻存在着标记性的差异。标记性高的比标记性低的更具修辞巧思,更为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99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学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其教学改革应在一般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实行高校与公司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质量的突破口就是合并高校与公司两大优势集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993.
"吃"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手段。汉语中也有很多有关"吃+名词"构造的表达。文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范畴化的类典型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分别解读"吃"意义的变化过程以及"吃+名词"构造在线意义的构建过程。此研究表明,有必要通过探讨动名构造的认知理据,进一步加深对语言、世界以及心智三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型的构建,在此模型下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该课程体系下的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高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分析了需要增加和精简的内容以及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96.
"走出去"战略是新疆师范大学协同创新计划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走出去"战略是实现对外科研转化、提供服务和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走出去"是什么、为什么、靠什么、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破解。  相似文献   
997.
当代中西文化的融合,远远的超越了上世纪简单的美术教学从而使得美术教育宽广化,实用化。面对这样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的美术教学必将进行融合式的创新教育把中西文化的个方面知识带到课堂。使之在方法、策略、目的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98.
韩铁梅 《出版科学》2016,24(1):42-44
选题策划居于出版社业务环节的龙头位置,其基本思路是开发与整合,但随着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编辑们要不断拓宽、丰富开发与整合的途径、手段。选题策划是出版社追求双效的利器,也是编辑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社会实现文化传承的保证。  相似文献   
999.
从媒介进化角度看,媒介融合的本质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跨越介质形态,消弭媒介边界,实现媒介功能的有机集聚,从而走向各种媒介共生共融的新生态。以此为视角,可以发现,数字出版超越了传播介质和内容载体的限制,在内容生产与形态呈现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柔性框架特征。但从媒介融合悖论和负面效应角度考察,数字出版转型路径有着分化的必然性,更不能不警惕数字内容同质化泡沫的大量出现。这是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柔性品质发生改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00.
政治认同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但细细推敲起来,政治认同更侧重感性,是形成规定、制度等之前的心理状态,是以情感的归宿为重心的;合法性更侧重理性,是规定性的。政治认同是达到合法性的实践前奏;而合法性是政治认同的最终归宿和理论升华。政治认同还存在着一种在几种认同选择项中选择的意味,所以认同还不是很牢固的,而合法性就是比较牢固的认同,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的理论化了的认同,可以说认同了的未必能达到合法的程度,但合法的肯定是受认同的。两者是辩证地相互运动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